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端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tán duān ]话端。
[ tái duān ]1.唐代侍御史的称呼。2.敬辞。旧称对方(多用于书信)。
[ tiān duān ]1.春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“春者何?岁之始也。王者孰谓?谓 文王 也。”汉 何休 注:“故上繫天端。”徐彦 疏:“天端,即春也。”陈立 义疏:“春为天之始,繫王於春,故为上繫天端。”2.谓天地间首要的事物。汉 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官制象天》:“其至十条而止,取之天端。”
[ tiào duān ]旧时的一种迷信活动。
[ wèn duān ]1.写在纸上的审讯罪犯的问题。《旧唐书·元载传》:“辩罪问端,皆出自禁中,仍遣中使詰以阴事, 载縉 皆伏罪。” 清 方以智 《通雅·事制·刑法》:“审之曰问端,犹今言问头也。今但谓之审款。”2.问题。 鲁迅 《坟·科学史教篇》:“焦心苦思于此诸问端者,犹絮陈未见之国都,其愚为不可几及。”
[ xī lǜ èr duān ]指曲解法律条文,妄生不实端绪,以加重人罪。
[ xún duān ]1.循着线索。《史记·平準书》:“其明年,淮南、衡山、江都王 谋反迹见,而公卿寻端治之,竟其党与,而坐死者数万人。”汉 蔡邕《释诲》:“是以君子推微达著,寻端见绪。”2.寻找事端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七回:“他不是左丢一鼻子,便是右扯一眼,甚至指桑駡槐,寻端觅衅。”
[ yào duān ]重要的事项;要点。
[ xí duān ]坐席的首位。
[ xiào duān ]取笑的由头;笑料。
[ yí duān ]1.犹疑问;疑心。明 方孝孺《息耕亭记》:“涉其流则若有餘,探其源则若不足,撑舌刺口,疑端满腹,圣哲远矣。”明 刘若愚《酌中志·大内规制纪略》:“中外毫无间言,从来疑端讹语,一时冰释。”2.致人怀疑的事由。《明史·阉党传·贾继春》:“蜚语谓选侍踉蹌徒跣,屡欲自裁,皇妹失所投井。恐酿今日之疑端,流为他年之实事。”
[ tā duān ]其他的打算和对策。
[ sòng duān ]诉讼之事端。
[ wǔ duān ]指五帝各所尚的服色。
[ wěi duān ]诈伪的事端。
[ wěi duān ]古代的礼服。
[ xià duān ]指东西的下面一头。
[ xiān duān ]1.犹首先。2.叶、花、果实等器官的顶部。
[ xīn shù bù duān ]心地不正派;居心不良。
[ xù duān ]堂的东墙或西墙的南端近阶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