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shí wàn yáng ]传说 唐 武宗 宰相 李德裕,宣宗 时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,召一善知祸福僧人问前程,僧告以将遭贬南行万里,不久当还,因命中注定食羊万口,有五百未满。后十余日,振武 节度使遣使送米并馈羊五百,李 大惊,召僧告其事,且欲还之。僧人说:羊至此,是已为相国有矣,还之无益,南行其不返乎!事见 唐 张读《宣室志》卷九、《太平广记》卷九八。后遂以“食万羊”表示听天由命,不必强求富贵。
[ wàng yáng ]1.亦作“望洋”、“望佯”、“望阳”。仰视貌;远视貌。2.犹仿佯。参见“望游”。
[ wú yáng yuè ]旧称农历正月、五月、九月三个月为“无羊月”。
[ qí lù wáng yáng ]杨子的邻居把羊丢了,没有找着。杨子问:“为什么没找着?”邻人说:“岔路很多,岔路上又有岔路,不知道往哪儿去了”(见于《列子·说符》)。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,误入歧途。
[ qiān yáng zhī pí,bù rú yī hú zhī yè ]比喻众愚不如一贤。
[ rú láng mù yáng ]如同狼放养羊一般。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。
[ shě cè zhuī yáng ]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。比喻发生错误以后,设法补救。
[ shāng yáng ]传说中的鸟名。《论衡·变动》:“商羊者,知雨之物也。天且雨,屈其一足起舞矣。”
[ shàng yáng ]1.亦作“尚佯”。亦作“尚阳”。闲游;悠闲地步行徘徊。2.引申为娱目游心。
[ shí yáng qián ]宋 代对官僚耆旧副食费的一种补贴。
[ shòu yáng bó shì ]指能克己让人的人。
[ sù sī gāo yáng ]指正直廉洁的官吏。
[ tāng yáng ]用滚水烫后煺毛而不剥皮的羊。
[ tì zuì yáng ]古代犹太教举行祭礼时,用来替人类承担罪过而宰杀的羊。后用以比喻代人受过者。
[ yǎ yáng ]佛教语。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。
[ yǎ yáng sēng ]佛教语。指不知解悟的僧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