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liǎng ěr chuí jiān ]耳大至肩。
[ lián jiān ]并肩。喻行动一致,关系密切。南朝 梁 锺嵘《诗品·总论》:“抱玉者联肩,握珠者踵武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这些旧时朋友见 刘氏 子来了,都来访他,仍旧联肩迭背,日里合围打猎。”叶圣陶《冰心大姐以新印散文选相贻作一律奉酬》:“嘉庐 初识面,京市每联肩。”
[ qí jiān ]1.与肩相平。2.两者高度相等。
[ píng jiān yú ]古代的一种轿子。《晋书·王献之传》:“尝经 吴郡,闻 顾辟彊 有名园,先不相识,乘平肩舆径入。”唐 杜甫《雨》诗:“岂无平肩舆,莫辨望乡路。”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天监四年》:“﹝ 萧渊藻 ﹞乃乘平肩舆巡行贼垒。”胡三省 注:“平肩舆,使人就掆肩之,故曰平肩。”
[ shān zì jiān ]唐 孟棨《本事诗·嘲戏》:“国初 长孙太尉 见 欧阳率更 姿形么陋,嘲之曰:‘耸膊成山字,埋肩畏出头。谁言麟阁上,画此一獮猴。’”后因以“山字肩”形容人体瘦削。
[ shī jiān shòu ]原谓贫寒与苦吟使诗人的肩胛耸起。后形容诗人苦吟。语本 宋 苏轼《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》诗之二:“遥想后身穷 贾岛,夜寒应耸作诗肩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:“槎枒谁惜诗肩瘦,衣上犹沾佛院苔。”
[ liǎng gè jiān bǎng káng zhāng zuǐ ]比喻要生活而没有谋生的本领。
[ liǎng jiān hé kǒu ]犹言两个肩膀扛张嘴,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干事。
[ lián jiān ]1.比肩;并肩。2.形容数量多。3.方言。不正派。
[ liū jiān bǎng ]1.(~儿)2.指向下倾斜的双肩。3.比喻不负责任。
[ lǚ zú chà jiān ]足与足,肩与肩相接近,形容极亲近。
[ pī jiān ]1.披在肩上的服饰。2.妇女披在上身的一种无袖短外衣。
[ tà jiān ]挨肩。谓接连。《警世通言·吕大郎还金完骨肉》:“福儿 年九岁,善儿 年八岁,踏肩生下来的。”《醒世恒言·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﹝ 张权 ﹞却又踏肩生下两个儿子。”钱泳《履园丛话·梦幻·自挽诗》引 清 赵同钰 诗:“弦虽两断难回首,丁已双添是踏肩。”
[ tuō jiān ]1.脱衣露肩。2.方言。指挑担或抬轿者滑脱扁担或轿杠。3.方言。卸掉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