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huāng mò ]1.荒凉而又无边无际:~的草原。2.荒凉的沙漠或旷野:渺无人烟的~。变~为绿洲。3.由于干旱、水土流失和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不适于耕作、植被稀疏的广大地区。根据地表物质可分为沙漠、砾漠、岩漠、泥漠、盐漠等。
[ huāng nián gǔ ]荒年之谷难得,因以喻人品珍贵,才足匡世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世称 庾文康 为丰年玉,稺恭 为荒年穀。庾 家论云:‘是 文康 称 恭 为荒年穀,庾长仁 为丰年玉。’”
[ huāng qì ]1.亦作“荒弃”。废弃。2.见“荒弃”。
[ huāng rǎo ]1.灾荒兵乱。《宋书·沉庆之传》:“荒扰之后,乡邑流散,庆之 躬耕垄亩,勤苦自立。”2.慌乱。荒,通“慌”。宋 何薳《春渚纪闻·叔夜有道之士》:“若彼中无所养,则赴市之时,神魄荒扰,呼天请命之不暇,岂能愉心和气,雍容奏技如在豫暇时耶?”
[ huāng shí bào yuè ]指灾荒或青黄不接的时候:解放前一遇到~,穷苦人的生活就更加悲惨了。暴:凶。
[ huāng sù ]匆促;仓卒。荒,通“慌”。
[ huāng suì ]荒年。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下·赵壹》:“寧饥寒於 尧 舜 之荒岁兮,不饱暖於当今之丰年。”唐 杜甫《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》:“荒岁儿女瘦,暮途涕泗零。”唐 卢纶《早春归盩厔旧居却寄耿拾遗》诗:“可怜荒岁青山下,惟有松枝好寄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