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xiāng hái ér yíng ]指 宋太祖 赵匡胤 出生地 河南 洛阳 夹马营。
[ yíng pù ]1.亦作“营保”。堡垒。2.指宫室的外围建筑。
[ yíng bì ]1.营垒。2.借指屯守营垒之军队。
[ yíng biǎo ]1.古代建造宫室时测量地基,立表以确定位置,谓之“营表”。2.古代军营中测量时辰的标杆。
[ yíng bīng ]士兵。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“甲子,初置 渔阳 营兵。”李贤 注引 伏侯《古今注》:“置营兵千人也。”《宋史·贾昌朝传》:“陕西 蕃落弓箭手,贪召募钱物,利月入粮奉,多就黥涅为营兵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三回:“你不知道这些营兵,有一个上好徽号,叫做‘当官强盗’呢。”
[ yíng bù ]1.营舍;营房。《东观汉记·耿秉传》:“秉 性勇壮而简易于事,军行,常自被甲在前,休止不结营部。”《宋书·自序传·沉林子》:“高祖 每征讨,林子 輒摧锋居前,虽有营部,至於宵夕,輒勑还内侍。”唐 权德舆《岐国公杜公淮南遗爱碑铭》:“营部未葺,囷仓未完。”2.指古 营州,今 东北 辽 东至 朝鲜 一带地方。章炳麟《訄书·官统上》:“是故言元年者以王为 文王,而摈 箕子 於海外 营部 之域,使无乱统。”3.明 代掌管建筑的官署,属工部。《明史·职官志一》:“﹝ 洪武 ﹞二十二年,改总部为营部。二十五年置营缮所。”
[ yíng zhǎng ]1.汉 代地方武装头领的称谓。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:“伦 始以营长诣郡尹 鲜于褒,褒 见而异之,署为吏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光武帝建武元年》:“刘盆子 居 长乐宫,三辅郡县、营长遣使贡献。”胡三省 注:“时三辅豪杰处处屯聚,各有营长。”2.现代军队编制单位营的指挥官。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三章:“可是他返转寻思,往上数有营长、教导员、团、旅首长……往下数有排长、班长和战士,只要自己在这严密的组织中,努力向前,那么,自己就有学不完的东西。”
[ yíng chàng ]营妓。《资治通鉴·后梁太祖乾化二年》:“郢王 友珪,其母 亳州 营倡也。”胡三省 注:“薛《史》:友珪 小字 遥喜,母失其姓,本 亳州 营妓也。”参见“营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