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xǔ shǎo ]1.古代传说人物名。2.一些儿。
[ xǔ shǐ ]1.汉宣帝时外戚许伯和史高的并称。2.本指晋道士许逊。后亦泛指道士。
[ xǔ shì ]1.许京 的街市。《文选·陈琳<檄吴将校部曲文>》:“父母婴孩,覆尸 许 市。”李善 注引《后汉书》:“建安 元年,迁都於 许。”2.古地名。即今 江苏省 吴县 浒关墅。宋 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卷下:“许市 在郡西二十五里。《图经》云:秦皇 求 吴王 剑,白虎蹲於丘上,遂西走二十五里而失。剑不能得,地裂为池,因名其地曰 虎疁。盖此地是也。唐 讳虎,钱氏 讳鏐,故改云 许市。”宋 杨万里《将近许市望见虎丘》诗:“许市 人家远树前,虎邱 山色夕阳边。石桥分水入别港,茅屋垂杨仍钓船。”
[ xǔ xià ]指 许。今 河南省 许昌市。唐 杨炯《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词高 许 下,学富 淹中。”宋 叶适《<徐斯远文集>序》:“初渡 江 时,上饶 号称贤俊所聚,义理之宅,如 汉 许 下、晋 会稽 焉。”清 陈维崧《上芝麓先生书》:“然而客本畏人,居尤不易,必赖 汝南 长者,宠以輜軿,许 下羣公,惠之谈论,此其萍跡,或免蓬科。”
[ yā xǔ ]集体劳动歌呼声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一回:“顿时乱纷纷,呀许之声大作。”
[ xiǎo xǔ gōng ]唐 苏颋 袭其父封爵 许国公,人称为 小许公。
[ xǔ xǔ ]1.甚少,极少。明 姚士粦《见只编》卷上:“诸军因噪曰:‘我辈劳苦塞上数年,仅得许许,更夺人刀下食乎?’”2.劳动时共同出力的呼声。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许许,釃酒有藇。”陆德明 释文:“许,沉 呼古反。”清 林嗣环《<秋声诗>自序》:“又夹百千求救声,曳屋许许声。”清 王夫之《和陶<停云>赠芋岩五十初度》:“乔乔 豫章,执彼斧柯,匪不曰劳,许许维和。”借指繁重的劳动。清 吕履恒《牛口谷》诗:“箕歛斗会麦千斛,鳩声未已索食肉。终岁许许,不寧邦族。”3.泛指各种事物发出的声音。宋 袁褧《枫窗小牍》卷上:“惟野葱、苦蕒、红米作炊,炊汁许许,代脂供饮。”清 魏源《天台纪游·龙涧水帘》诗:“但觉寒颼颼,竟忘轰许许。”
[ xǔ xué ]指对于 汉 许慎《说文解字》的研究和著作。如 清 张炳翔 编的《许学丛书》、许颂鼎 许溎祥 合编的《许学丛刻》、黎径诰 著的《许学考》等。
[ xǔ xùn ]传说中的仙人。相传为 晋 道士,汝南 人,学道于 吴猛,后举孝廉,曾为 旌阳 令。感 晋 室棼乱,弃官东归,周游江湖。东晋 孝武帝 太康 二年八月一日,于 洪州 西山,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。世称 许真君 或 许旌阳。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十四引 唐 无名氏《十二真君传·许真君》。元 范梈《秋雨寓舍酬答夏编修》诗之四:“倚巖推 许逊,负水揖 文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