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gǔ shān yàn ]名砚。用 湖南 长沙 西 谷山 所产青纹花石制成。
[ gǔ shén ]被信仰为促进谷物生长保证五谷丰收并主宰植物每年的生长、腐烂和再生的神。
[ gǔ shí ]1.以谷物为食。《管子·轻重戊》:“九州之民,乃知穀食。”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狄 不穀食。”清 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异五·张道人》:“崇禎 末,袁贼 乱 梁 宋 间,致道人,缚置地上……遂败其道,日行仅百五六十里,亦穀食矣。”2.供食用的谷物。谓粮食。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敝国虽贫,寡人节衣食之用,积金钱,修兵革,聚穀食,夜以继日,三十餘年矣。”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今穀食虽少,未若 楚 汉 在 滎阳、成皋 间也。”《宋书·薛安都传》:“索儿 因引军渡 淮,军粮不给,掠夺百姓穀食。”
[ gǔ sù ]谷类的总称。《后汉书·樊準传》:“準 课督农桑,广施方略,期年间,穀粟丰贱数十倍。”《宋史·儒林传六·陈亮》:“穀粟、桑麻、丝枲之利,岁耗於一岁;禽兽、鱼鳖、草木之生,日微於一日。”《元史·庆童传》:“脱脱 以太师、右丞相统大兵南征,一切军资、衣甲、器仗、穀粟、薪藁之属,咸取具於 江 浙,庆童 规措有方,陆运川输,千里相属,朝廷赖之。”
[ gǔ tián ]1.种谷的田地。2.两山之间的梯田。
[ gǔ tiào ]卖出谷物。汉 王充《论衡·治期》:“五穀生地,一丰一耗,穀糶在市,一贵一贱。”
[ gǔ wáng ]江海的别称。以其能容百谷之水,故名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”唐 杜审言《春日江津游望》诗:“谷王常不让,深可戒中盈。”
[ gǔ wù ]1.谷类作物的子实。2.谷类作物的通称。
[ gǔ wù fǎ ]指英国1815年制订的限制谷物进口的法律。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。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。实施该法后,谷物价格骤贵,工人要求提高工资,外国也提高英国工业品进口税,从而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。1846年,该法被废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