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róng rǔ ]光荣和耻辱:~与共。将个人的~得失置之度外。
[ rěn rǔ cǎo ]佛经中说雪山有草,名为忍辱,牛羊食之,则成醍醐。见《涅槃经》卷二七引《师子吼菩萨》。亦省作“忍草”。
[ rěn rǔ fù zhòng ]忍受屈辱来承担重任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:“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,以仆有尺寸可称,能忍辱负重故也。”
[ rěn rǔ kǎi ]佛教语。袈裟的别名。谓忍辱能防一切外难,故以甲铠为喻。
[ shòu rǔ ]受到侮辱或羞辱:无故~。当场~。
[ sǔn rǔ ]1.犹玷污。2.对别人来信或所惠诗文的敬辞。意谓对方不惜贬抑身份。
[ wǔ rǔ ]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,蒙受耻辱:~人格。遭受~。
[ qīng rǔ ]1.轻慢凌辱。2.谓寡廉鲜耻。
[ xì rǔ ]戏弄侮辱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一回:“当我落拓的时候,也不知受尽多少人欺侮,我摆了那个摊,有些居然自命是读书的人,也三三两两来戏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