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逃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táo shú ]犹逃学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周克昌》:“﹝ 周克昌 ﹞至十三四岁,丰姿甚秀,而性不喜读,輒逃塾。”清 龚自珍《丙戌秋作独游法源寺寻丁卯戊辰间旧游遂经过寺南故宅惘然赋》:“髫年抱秋心,秋高屡逃塾。”
[ táo shǔ ]亦作“迯暑”。消暑;避暑。
[ táo shǔ yǐn ]犹言避暑饮。
[ táo shuì ]逃避纳税:不法商人~、漏税。
[ táo sǐ ]逃避灾祸或致死的危险。
[ táo sǒu ]逃亡者集聚的偏僻地方。
[ táo sú ]避离尘俗;避世。明 袁宗道《是日登寺楼甚幽诸公拟借为社遂各施买酒馀钱付僧葺窗槛并志》诗:“无处堪逃俗,高楼远市廛。”
[ táo táo ]指受惊而逃。
[ táo tián ]田主逃跑而收不到赋税的土地。《资治通鉴·后晋齐王天福八年》:“民不胜租赋而逃。王曰:‘但令田在,何忧无穀!’命营田使 邓懿文 籍逃田,募民耕艺出租。”宋 叶适《宝谟阁直学士赠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》:“公以见种实税均其荒莱,民愿佃者第减之,上供自若而逃田尽復。”《宋史·食货志上一》:“江 东转运司根括到逃田一百六十顷一十六亩,两浙 根括到四百五十六顷,召人出租,专充今年增屯戍兵衣粮。”
[ táo tū ]犹逃奔。
[ táo tuō ]1.逃离(险地);逃跑:从虎口中~出来。刚抓住的逃犯又~了。2.摆脱:~罪责。
[ táo wáng ]逃走而流浪在外:四散~。~他乡。
[ táo wū ]指逃亡者原住的房屋。语本 唐 聂夷中《咏田家》:“我愿君王心,化作光明烛;不照綺罗筵,只照逃亡屋。”宋 张耒《海州道中》诗之二:“逃屋无人草满家,纍纍秋蔓悬寒瓜。”宋 岳珂《桯史·开禧北伐》:“道旁逃屋皆是,臭不可近。”
[ táo wǔ ]谓充军者逃离部伍。
[ táo xí ]在宴会中因怕劝酒而离开:借故~。
[ táo xǐ ]谓离乡逃奔他处居住。《资治通鉴·唐德宗建中元年》:“﹝民贫者﹞旬输月送,不胜困弊,率皆逃徙为浮户。”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周史下》:“世宗 听得居民恁地逃徙,急驰詔禁止剽掠。”郭希仁《从戎纪略》:“陈殿卿 出省时,队官某竟带全队潜逃……沿路百姓逃徙一空。”
[ táo xiàn ]旧指不能遵照期限完纳钱粮。
[ táo xiāng ]战国 时 齐 於陵仲子 居 楚,楚王 闻其贤,欲聘为相,仲子 不从,偕妻逃去,与人灌园为生。见 汉 刘向《列女传·楚於陵妻》、晋 皇甫谧《高士传·陈仲子》。后因以为不仕之典。
[ táo xíng ]逃避刑罚。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:“二君有治,臣奸旗鼓。不敏於君之行前,不敢逃刑,敢归死。”北周 庾信《燕射歌辞·商调曲一》:“忠其敬事,有罪不逃刑。”清 邵廷采《刑律略》:“今 元庆 不忘仇,不逃刑,服孝死义。”
[ táo xíng ]犹逃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