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ān bāng dìng guó ]使国家安定、巩固。
[ běn bāng ]故乡;故国。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昔 韩安国 出自徒中,朱买臣 出於幽贱,并以才宜,还守本邦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海西公太和四年》:“要当与卿共定天下,告成 岱宗,然后还卿本邦,世封 幽州,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,归朕不失事君之忠。”
[ běn gù bāng níng ]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。
[ gǔ ěr bāng jié ]宰牲节。[古尔邦,阿拉伯qurbān]
[ fān bāng ]1.即藩国。《十月》1981年第4期:“她的脸上就会浮起皇后接受藩邦进贡时的那种微笑。”参见“藩国”。2.旧称外族或外国。藩,通“番”。清 谭嗣同《仁学》二十:“缅甸、高丽、琉球 之藩邦,其败亡之由,咸此而已矣。”
[ huái dào mí bāng ]犹言怀宝迷邦。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。
[ jīng bāng lùn dào ]指治理国家,谈论治国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层。
[ dà bāng ]1.大国。2.大的州郡。3.大的都会。
[ hǎi bāng ]1.古指近海邦国。2.指沿海省分。3.指外国。
[ nán bāng ]古代王城外六百至七百里地区内的男爵小国。
[ nán bāng ]南国;南方。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:“王命 召伯,定 申伯 之宅,登是南邦,世执其功。”汉 焦赣《易林·复之大畜》:“南邦大国,鬼魅满室。讙声相逐,为我行贼。”元 揭徯斯《送也速答儿赤序》:“国家臣妾万邦,南邦为一,餘六十年而教化不兴,风俗日坏,奸宄屡作者,任法律而务财用也。”清 黄辅辰《戴经堂日钞》:“南邦存亡呼吸,向(向荣)军既不能援,陈金綬 盛保 所带官军,尚不知行抵何处。”刘师培《文说·宗骚篇》:“考其职掌,是属清庙之官,列彼礼文,半杂南邦之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