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nán jiāo ]1.都邑南面的地区。《书·甘誓》:“启 与 有扈 战于 甘 之野。”孔颖达 疏引 汉 马融 云:“甘,有扈 南郊地名。”唐 李庾《西都赋》:“隋苑 广袤,罝笼 南山,占地万顷,不为人间,齐门 失耕,禽游兽闲,代谢物移,繚垣不完。此南郊之事也。”2.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夏之月﹞立夏之日,天子亲帅三公、九卿、大夫,以迎夏於南郊。”《穀梁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:“免牲者为之緇衣熏裳,有司玄端奉送,至於南郊。”《明史·英宗后记》:“五年春正月庚戌,大祀天地於南郊。”3.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礼。《南史·宋少帝纪》:“秋九月丁未,有司奏 武皇帝 配南郊,武敬皇后 配北郊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庆历元年》:“今因南郊,宜推旷恩,以示绥怀之意。”
[ qīn jiāo ]帝王亲出郊祀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五帝,泰一 之佐也,宜立 泰一 而上亲郊之。”《晋书·冉闵载记》:“射声校尉 张艾 劝 閔 亲郊,以安众心,閔 从之,讹言乃止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穆帝永和七年》引此文,胡三省 注曰:“亲郊,亲出郊祀也。”《新唐书·裴寂传》:“贞观 初,太宗 亲郊,命 寂 与 长孙无忌 升金輅。”
[ qī jiāo ]统称古代在郊外祀五帝(东方 青帝、南方 赤帝、中央 黄帝、西方 白帝、北方 黑帝)及天地的祭礼。
[ méng jiāo ]田野。李大钊《警告全国父老书》:“商贾喧噪於廛市,农夫激怒於甿郊。”
[ róng mǎ shēng jiāo ]意指国家政治不上轨道,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。后指战乱不断。
[ sì jiāo duō lěi ]垒:营垒。敌军四面逼近,形势危急。也比喻竞争的对手多。
[ nóng jiāo ]1.指郊外。2.指农田。
[ pèi jiāo ]古于郊外祭祀天地时,以先祖配祭。
[ sān jiāo ]1.犹三乡。2.古代诸侯的行政区划,大国分为三郊三遂,因以“三郊”指大国诸侯。
[ wǔ jiāo ]谓东郊、南郊、西郊、北郊、中郊。古代礼仪,帝王于五郊设祭迎气。立春之日,迎春于东郊,祭 青帝 句芒;立夏之日,迎夏于南郊,祭 赤帝 祝融;立秋前十八日,迎 黄灵 于中兆,祭 黄帝 后土;立秋之日,迎秋于西郊,祭 白帝 蓐收;立冬之日,迎冬于北郊,祭 黑帝 玄冥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是岁(中平 二年),始迎气於五郊。”
[ suì jiāo ]周 代诸侯国京城外远郊和近郊之地的合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