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阙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quē shī ]1.失误;错误。2.忽略不知。3.缺漏遗失。
[ quē shí ]缺损。
[ quē shì ]1.失事,误事。唐 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五嫂曰:‘张郎 射长垛如何?’僕答曰:‘且得不闕事而已。’遂射之。”唐 岑参《寄左省杜拾遗》诗:“圣朝无闕事,自觉諫书稀。”宋 苏轼《论河北京东盗贼状》:“若行此法,则盐税大亏,必致闕事。”2.犹憾事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一二○:“唯 清溪观 无鐘多年,极是闕事。”3.无所事事。《新唐书·沉传师传》:“﹝ 沉 ﹞尝择邸吏 尹伦,迟鲁不及事,官属屡白易之,传师 曰:‘始吾出 长安,诫 伦 曰:“可闕事,不可多事。”伦 如是足矣。’”
[ què sǒng ]像阙门一样高耸。
[ què tíng ]见“闕廷”。
[ quē wáng ]损失。
[ quē wàng ]脱漏遗忘。
[ quē wéi ](礼节上)有所欠缺或违背。
[ quē wèi ]空位。
[ quē wén ]1.原指有疑暂缺的字。后亦指有意存疑而未写出的文句。2.脱漏的字句。3.犹佚文。4.犹省文。
[ quē wù ]亦作“闕悮”。错失,失误。
[ quē wù ]见“闕误”。
[ què xià ]1.宫阙之下。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。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“於是 梁王 伏斧质於闕下,谢罪,然后太后、景帝 大喜,相泣,復如故。”《后汉书·南蛮传》:“﹝帝﹞下令之后,槃瓠 遂衔人头造闕下。”宋 乐史《广卓异记·宰相有二亲》:“其年,从 周太祖 征 河中,次年献捷闕下。”2.借指京城。唐 贾岛《寄毗陵彻公》诗之二:“别离从闕下,道路向 山阴。”《明史·选举志三》:“推(推官)、知(知县)拟擢臺省,候命闕下,去留不得自如。”清 姚鼐《祭侍潞川文》:“鼐 以疾还,君留闕下。”
[ quē xiàn ]1.犹凹陷。《朱子语类》卷六五:“地则便有闕陷分裂处否?”2.不完满;欠缺。明 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事部一》:“伯元 嗜书,至忘寝食,而苦贫不能致,至餬口之资尽捐以市坟素。家中四壁,堆积充栋,然常奔走四方,不得肆志繙閲,亦闕陷事也。”清 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二七二:“未济终焉心縹緲,百事翻从闕陷好。”3.指缺点;毛病。清 王夫之《读四书大全说·论语·公冶长篇三》:“若区区於‘三’‘四’两字上较全缺,则人之不善者,岂必千不仁、万不知之可指数;而夫子云‘君子之道四’,‘君子道者三’,亦为闕陷之词耶?”
[ quē xíng ]道德修养上有过错。
[ quē yà ]缺损。
[ quē yān ]1.缺少;不完备。2.间断;延搁。
[ què yè ]宫廷。
[ què yī bù kě ]两种以上因素中,缺少哪一种也不行。
[ quē yí ]1.缺失;疏忽。2.缺少;遗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