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阳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pí lǐ yáng qiū ]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。“阳秋”即“春秋”,晋简文帝(司马昱)母郑后名阿春,避讳“春”字改称。这里用来代表“批评”,因为相传孔子修《春秋》,意含褒贬。
[ qiū yáng ]1.烈日。2.秋天的阳光。
[ shěn dōng yáng ]指 南朝 梁 著名文学家、史学家 沉约。
[ shí yáng ]1.干旱。2.指春天。
[ shí èr zhǐ yáng ]人的小肠的第一段,上接胃,下接空肠,因其长度约等于人的十二个手指并排的宽度,故名。
[ lì yáng yǔ jīn ]比喻意外的恩赐。栎阳,地名,在中国陕西省。
[ líng yáng ]1.即陵阳子明。古代传说中的仙人。2.山名。在今安徽石台北。一说在宣州城内。相传为陵阳子明得仙之地。3.古曲名。
[ líng yáng diào ]相传 陵阳子明 于 涎溪 钓得白龙,放之,后白龙来迎 子明 去,止 陵阳山 上百馀年,成仙而去。见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六引 汉 刘向《列仙传》。后常以“陵阳钓”为垂钓之典。南朝 齐 谢朓《将游湘水寻句溪》诗:“既从 陵阳 钓,挂鳞驂亦螭。”
[ líng yáng shān ]1.相传为 陵阳子明 得仙之地。在今 安徽 宣州 城内。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沔水三》:“又东逕 安吴县,号曰 安吴溪。又东,旋溪 水注之,水出 陵阳山 下。逕 陵阳县 西,为 旋溪 水。昔县人 陵阳子明 钓得白龙处,后三年,龙迎 子明 上 陵阳山。山去地千餘丈。”参阅《元和郡县志·宣州》、清 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·江南十·宁国府》。2.水银的别称。晋 葛洪《抱朴子·黄白》:“凡方书所名药物,又或与常药物同而实非者,如河上姹女,非妇人也;陵阳子明,非男子也。”王明 注:“陵阳子明,水银别称……《石药尔雅》云:水银一名子明,一名阳明子。”
[ mí yáng ]无所用心;诈狂。
[ nán yáng ]郡名,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。
[ nán yáng jiā qì ]亦作“南阳气”。东汉 光武帝 刘秀,南阳 人,起兵 舂陵,望气术士 苏伯阿 受 王莽 派遣到 南阳,遥望 舂陵,曰:“气佳哉!鬱鬱葱葱然。”后用以称帝王之气。
[ nán yáng sān gě ]指 三国 时 南阳 诸葛瑾、诸葛亮、诸葛诞 三人。
[ pù yáng ]晒太阳。
[ luò yáng é ]洛阳 的鹅。常用为胡人兵乱之典。雒,通“洛”。
[ luò yáng shēng ]即 洛阳 生。本指 汉 贾谊,后亦借指儒生。雒,通“洛”。
[ qīng xuán jiǔ yáng shàng dì ]道教神名。道教以纯阳为九阳,火为纯阳,水为纯阴。道士作水火炼度法事,则请此神。
[ qīng yáng ]1.指春天。《尸子·仁意》:“春为青阳,夏为朱明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青阳开动,根荄以遂。”唐 潘孟阳《元日和布泽》诗:“青阳初应律,苍玉正临轩。”明 何景明《发京邑》诗之三:“青阳蔼废墟,春气感鸣禽。”郭沫若《叹逝》诗:“可是恨冬日要别离?可是恨青阳久不至?”2.明堂名。明堂有五室,位于左面东方的叫青阳,为帝王祭祀、布政之所。《资治通鉴·齐武帝永明十年》:“己未,魏 主宗祀 显祖 於明堂以配上帝,遂登灵臺以观云物,降居青阳左个,布政事。”胡三省 注引 郑氏 曰:“青阳左个,大寝东堂北偏。”3.犹清扬,谓眉目清秀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孔子 曰:‘夫《诗》不云乎:野有蔓草,零露漙兮。有美一人,青阳宛兮。’”汉 应瑒《神女赋》:“腾玄眸而睋青阳,离朱脣而耀双辅。”4.指青春年少的面容。唐 李贺《赠陈商》诗:“黄昏访我来,苦节青阳皱。”姚文燮 注:“苦节自矢,虽春姿亦为之枯槁也。”5.古代春天郊祀歌名。《史记·乐书》:“常有流星经於词坛上,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。春歌《青阳》,夏歌《朱明》”三国 魏 阮籍《乐论》:“自 西陵《青阳》之乐,皆取之於竹。”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三·北齐明堂乐歌十》:“《青阳》奏,发《朱明》。”6.传说中 黄帝 二十五子之一,与 夷鼓 同为 己 姓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黄帝 之子二十五人。其同姓者,二人而已,唯 青阳 与 夷鼓,皆为 己 姓。”韦昭 注:“青阳,金天氏 帝 少皞。”7.地名。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。汉 为 泾县 地。唐 置 青阳县,以其地在 青山 之阳而得名。明 清 属 安徽 池州府。唐 韩翃《赠别韦兵曹归池州》诗:“楚 竹 青阳 路,吴 江 赤马 船。”宋 张孝祥《水龙吟·望九华山作》词:“竹舆晓入 青阳,细风凉月天如洗。”
[ qīng yáng ]三国 魏 曹植《求通亲亲表》:“若葵藿之倾叶太阳,虽不为之迴光,然终向之者,诚也。”后因以“倾阳”比喻忠诚或归顺。
[ xū yáng ]温暖的阳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