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què tóu xiāng ]即香附子。一种香料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“立 登 为太子”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是岁 魏文帝 遣使求雀头香。”《资治通鉴·魏文帝黄初二年》载此事,胡三省 注云:“《本草》以香附子为雀头香。此物处处有之,非珍也,恐别是一物。”宋 梅尧臣《赐酒》诗:“近亲龙尾道,远袭雀头香。”参阅 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二·莎草香附子》。
[ què xiàn jīn huán ]相传 汉 杨宝 幼时将一受伤黄雀带回家中喂养,羽翼丰满后飞去。其夜化为黄衣童子,以白环四枚献 宝,表示感激。后用为知恩报德之典。
[ què xuān jiū jù ]形容纷乱吵闹。
[ què yǎn ]1.端砚上的一种圆形纹。2.比喻细孔。
[ què yīng ]鸟,体形小,羽毛灰褐色,腹部白色,有赤褐色横斑,脚黄色。雌的比雄的稍大。是猛禽,捕食小鸟。通称鹞子。
[ què yuè ]像小鸟那样跳来跳去。形容高兴:~欢呼。
[ què zhì huà ]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秋之月﹞爵入大海为蛤。”又:“﹝孟冬之月﹞雉入大水为蜃。”后遂以“雀雉化”指事物的变化。
[ niǎo què ]泛指小鸟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见无礼於其君者,诛之,如鹰鸇之逐鸟雀也。”唐 刘长卿《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句当苗税充百官俸钱》诗:“鸟雀空城在,榛芜旧路迁。”鲁迅《朝花夕拾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:“薄薄的雪,是不行的;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,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。”
[ shé què zhī bào ]指大蛇衔明珠、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。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,以药封之,蛇乃能行,岁余,蛇衔明珠以报之,谓之隋侯珠、明月珠。见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汉 高诱 注、晋 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二十。杨宝 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,坠于树下,为蝼蚁所困,宝 救之养百余日飞去,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,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,位登三事,有如此环。见《後汉书·杨震传》李贤 注引《续齐谐记》。后以“蛇雀之報”为报恩的典故。宋 欧阳修《<归田录>序》:“曾不聞吐珠銜環,效蛇雀之報。”
[ shǔ què zhī bèi ]蔑视他人之词。指鄙陋卑微之徒。
[ shǔ yá què jiǎo ]鼠、雀:比喻强暴者。原意是因为强暴者的欺凌而引起争讼。后比喻打官司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