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天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tiān gōng dì dào ]形容十分公平合理:多劳多得,是~的事儿。
[ tiān gōng xù ]喻云。
[ tiān gōng yù xì ]称下雪。
[ tiān gōng zhǔ ]原为古代西北各族对 唐 公主之称,后 回鹘 等族亦以之称可汗之妻。
[ tiān gōng ]1.谓天的职任。《书·舜典》:“帝曰:‘咨!汝二十有二人,钦哉,惟时亮天功。’”蔡沉 集传:“使之各敬其职,以相天事也。”参见“天工”。2.天的功绩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窃人之财,犹谓之盗,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?”3.古以帝王为天子,因用以称颂帝王的功业。南朝 梁 任昉《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》:“缔构草昧,敢叨天功。”4.自然的功绩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天职既立,天功既成,形具而神生。”5.指天时的作用。《韩非子·难二》:“人事、天功二物者皆入多,非山林泽谷之利也。”6.谓自然形成的工巧。唐 沉佺期《过蜀龙门》诗:“龙门 非 禹 凿,诡怪乃天功。”清 黄遵宪《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》:“即今种花术益工,移枝接叶争天功。”参见“天工”。
[ tiān gōng ]神话中天神的宫殿。
[ tiān gōu ]屋面和屋面连接处或屋面和高墙连接处的排水沟。
[ tiān gǒu ]1.传说中兽名。2.星名。
[ tiān gòu ]天然构成。
[ tiān gǔ ]1.星相家谓天庭多奇骨者,人物杰出。多指人的气度、格调而言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五十引 汉 蔡邕《荆州刺史庾侯碑》:“视(或作“朗”)鉴出於自然,英风发乎天骨。”唐 杨炯《送并州旻上人诗序》:“旻上人 天骨多奇,神情独王。”明 张煌言《春心》诗:“天骨原萧散,能消许事侵。”2.称美诗文风骨。宋 王安石《寄慎伯筠》诗:“多为峭句不姿媚,天骨老硬无皮肤。”3.指骏马的躯干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辂传》“安平 赵孔曜 荐 輅 於 冀州 刺史”裴松之 注引《管辂别传》曰:“然见 清河郡 内有一騏驥,拘縶后廐歷年,去 王良、伯乐 百八十里,不得骋天骨,起风尘。”唐 杜甫《天育骠骑歌》:“矫矫龙性合变化,卓立天骨森开张。”
[ tiān gǔ ]1.天神所击之鼓。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天鼓,有音如雷非雷,音在地而下及地。”《云仙杂记》卷九引 晋 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雷曰天鼓,雷神曰雷公。”唐 李白《梁甫吟》:“我欲攀龙见明主,雷公砰訇震天鼓。”明 田艺蘅《留青日札·天鼓鸣》:“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时,天鼓震西北,俗云乾雷响。”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第二节:“雷声隆隆,好象谁在猛击天鼓助威风!”2.道家的一种法术。中央牙齿上下相叩。唐 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广知》:“夫学道之人,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。左相叩为天鐘,卒遇凶恶不祥叩之。右相叩为天磬,若经山泽邪僻威神大祝叩之。中央上下相叩,名天鼓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三一:“叩齿之法……中央上下相对相叩,名曰鸣天鼓。”3.星名。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河鼓三星,旗九星,在牵牛北,天鼓也。”
[ tiān gù ]谓形势天然险固。
[ tiān guài ]云气的不正常变化。古人据以测吉凶。
[ tiān guān ]1.犹天门。2.指地势险要的关隘。3.指宫廷。4.星名。称角星。5.星名。北辰。6.星名。称春三月的斗星。7.星名。称冬月的奎星。
[ tiān guān ]1.官名。《周礼》分设六官,以天官冢宰居首,总御百官。唐 武后 光宅 元年改吏部为天官,旋复旧。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。《续资治通鉴·宋孝宗淳熙十二年》:“今天官诸选,条目猥多,法例参错,吏姦深远。”明 何景明《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》:“廼復试於天官,去取加详焉。”2.借指吏部尚书。清 戴名世《答赵少宰书》:“而足下出持节鉞,入贰天官。”评剧《铡阁老》第十一场:“老夫不敢,还是天官大人先行。”3.泛指百官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建天官,先六大。”《汉书·李寻传》:“举有德行道术通明之士充备天官。”王先谦 补注:“天工人代,故官曰天官。”《文选·班固<东都赋>》:“天官景从,寝威盛容。”李善 注:“蔡邕《独断》:‘百官小吏曰天官。’”4.指官职。唐 王维《责躬荐弟表》:“久穷天官,每慙尸素。”5.天文;天象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太史公 学天官於 唐都。”《史记》有《天官书》,司马贞 索隐:“天文有五官。官者,星官也。星座有尊卑,若之官曹列位,故曰天官。”《后汉书·崔瑗传》:“瑗 因留游学,遂明天官、历数、《京房易传》、六日七分。”唐 王维《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》:“天官动将星,汉 地柳条青。”6.道教所奉三官之一,三官为天官、地官、水官。宋 梅尧臣《观杨之美画》诗:“天官乘车建朱旗,赤旛前亚风卷披。”清 李渔《奈何天·锡祺》:“小圣,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。”参见“天官赐福”。7.泛指天上仙神居官者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只见班部丛中闪出四位金冠朱黻的天官,各各手捧文册一卷。”8.指耳、目、口、鼻、形体等感觉器官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耳、目、鼻、口、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,夫是之谓天官。”《荀子·正名》:“然则何缘而以同异?曰:缘天官。”杨倞 注:“天官,耳、目、鼻、口、心、体也。谓之官,言各有所司主也。”
[ tiān guān cì fú ]1.俗谓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赐福于人。宋 吴自牧《梦粱录·元宵》:“正月十五日元夕节,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。”孙锦标《通俗常言疏证·祸福》:“天官赐福:梁元帝 旨要:‘上元为天官赐福之辰。’”2.旧日戏曲舞台有演天官赐福以徼吉利者。亦泛指上天赐福。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十八章:“不识字的 前清 老汉,喜欢经常对 民国 年出生的庄稼人,讲解‘天官赐福’四个字的深刻含意……他认为:老天和官家是无上权威,人都应当听任天官的安排,不可以违拗。”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十八章:“这也是天官赐福喀!我的天!要不是天意……要不是官家派工作人来分地,庄稼人敢动吗?”参见“三官”。
[ tiān guān ]犹言宝冠。帝王所戴冠冕的美称。
[ tiān guān dì jù ]比喻双方相差极大。
[ tiān guāng ]1.天色:~还早。~刚露出鱼肚白。2.天空的光辉;日光:~渐渐隐去。
[ tiān guī ]指内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