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uò mǎ yī ]古代一种套在外面的无袖戎衣。因便于骑射,故名。
[ zhàn chē pìn mǎ ]谓陋车劣马。
[ zhú mǎ ]1.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。2.一种民间歌舞用的道具,用竹片、纸、布扎成马形,可系在表演者身上。
[ zhú mǎ dēng ]一种民间舞蹈形式。竹马一般用篾片扎成骨架,外面糊纸或布,分前后两截,系在舞者腰上如骑马状。舞时表现骑马徐行或疾驰、跳跃,动作轻松活泼,情绪热烈奔放。有的边舞边歌。
[ zhú mǎ zhī hǎo ]谓儿童时期的交谊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﹝ 諸葛靚 ﹞與 武帝 有舊……帝曰:‘卿復憶竹馬之好不?’靚 曰:‘臣不能吞炭漆身,今日復覩聖顔。’因涕泗百行,帝於是慙悔而出。”
[ zhú mǎ zhī jiāo ]竹马:小孩当马骑的竹竿。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。
[ zhú mǎ zhī yǒu ]指儿童时期的朋友。
[ zé mǎ ]古人以为表示祥瑞的神马。语本《孝经援神契》:“王者德至山陵,则景云见,泽出神马。”汉 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圉林氏之騶虞,扰泽马与腾黄。”南朝 宋 颜延之《赭白马赋》:“汉 道亨而天驥呈才,魏 德楙而泽马効质。”《宋书·符瑞志中》:“泽马者,王者劳来百姓则至。”
[ zhāo bīng mǎi mǎ ]从各方面招揽人,扩充武装力量。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。
[ zhāo jūn mǎi mǎ ]犹招兵买马。
[ zhěn gē hàn mǎ ]枕着武器,疾驰战马。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。
[ zhù mǎ ]1.使马停下不走。唐 蒋吉《高溪有怀》诗:“驻马 高溪 侧,旅人千里情。”明 王世贞《自夹山趣颜神感古》诗:“千秋此 夹谷,驻马意徘徊。”清 张大受《清流道中梅花》诗:“驻马 清流 香气吹,东风渐近落花时。”2.犹驻军。陈毅《阜平赠聂荣臻同志》诗:“十年驻马 胭脂河,抗 日 反顽除万恶。”
[ zì mǎ ]1.怀孕的马。2.指〡〢〣〤〥亠〧〨〩等数字,旧时商人用以代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等数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