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rén xiōng ]对朋友的尊称(多用于书信等)。
[ rén xù ]仁爱体恤。唐 韦应物《送杨氏女》诗:“仁恤庶无尤,贫俭诚所尚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则天后垂拱四年》:“仁杰 密奏:‘彼皆詿误,臣欲显奏,似为逆人申理;知而不言,恐乖陛下仁恤之旨。’”
[ rén yán ]1.仁德教化的言论。2.仁人的言论。详“仁言利博”。
[ rén yán lì pǔ ]指有德行的人说的话益处很大。
[ rén yì ]指古代传说中 有穷氏 部落首领 后羿,又称 夷羿。仁,通“夷”。
[ rén yǐn ]仁爱惻隐。 唐 元稹 《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》:“虽有慈惠之长,仁隐之吏尚不能存。”
[ rén yǔ ]1.谓在仁德覆蔽之下。宇,覆庇。2.犹仁里。对他人住处的敬称。
[ rén zhě ]1.有德行的人。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《诗》曰:‘柔亦不茹,刚亦不吐。不侮矜寡,不畏彊御。’唯仁者能之。”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 曰:‘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。’”《墨子·节葬》:“仁者之为天下度也,辟之,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。”《南史·孔灵符传》:“夫题里逆心而仁者不入。”宋 石延年《曹太尉西师》诗:“仁者虽无敌,王师尚有征。”2.有恩情的人。《礼记·丧服四制》:“比终兹三节者,仁者可以观其爱焉,知者可以观其理焉,强者可以观其志焉。”郑玄 注:“仁,有恩者也。”孔颖达 疏:“孝子居丧,性有仁恩则居丧思慕,可以观其知爱亲也,若不爱亲,则非仁恩也。”3.佛教语。对人的尊称。《大日经疏》卷四:“梵音尔儞,名为仁者。”《法华经·序品》:“四众龙神,瞻察仁者。”
[ rén zhě néng rén ]旧指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。
[ rén zhì ]1.仁与智。2.仁爱而多智。
[ rén zhì jū ]《论语·雍也》: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”后以山水宜人的住处为“仁智居”。
[ rén zhì lè ]《论语·雍也》: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”后以“仁智乐”指遨游山水的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