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óng róng jiù yì ]就义:为正义而死。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。
[ cóng róng zì rú ]不慌不忙,得心应手。
[ cóng róng zì ruò ]从容:不慌不忙,很镇静;自若:自在,如常,保持原样。不慌不忙,沉着镇定。
[ cóng sǎo ]从兄之妻。《晋书·王彪之传》:“今上年出十岁,垂婚冠,反令从嫂临朝,示人君幼弱,岂是翼戴讚扬立德之谓乎!”《晋书·后妃传下·康献褚皇后》:“太后於帝为从嫂,朝议疑其服。”
[ cóng shàn rú dēng ]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,比喻学好很难。
[ cóng shàn rú liú ]听从好的意见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,形容乐于接受人家的劝告。《左传·成公八年》:“从善如流,宜哉!”
[ cóng shàn ruò liú ]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。同“从善如流”。
[ cóng shēng ]指人。人直立而行,故称。
[ cóng shēng ]1.谓随声附和。2.古代指五音中的宫、商、角三声。
[ cóng shéng ]1.依照绳墨取直。2.比喻匡正君失。3.指笔直之木。比喻有用之材。
[ cóng shěng fú ]公服。《朱子全书·礼四》:“隋煬帝 时,始令百官戎服,唐 人谓之便服,又谓之从省服,乃今之公服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陈宣帝太建十二年》“有大事,与公服间服之”元 胡三省 注:“《五代志》:后周 之制,诸命秩之服曰公服,其餘常服曰私衣。隋唐 以下,有朝服,有公服。朝服曰具服,公服曰从省服。”
[ cóng shī ]跟从师父(学习):~学艺。
[ cóng shí ]顺从时宜;顺从时令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年》:“二十年春,新作南门。书,不时也。凡啟塞,从时。”孔颖达 疏:“啟塞之事,犹得从宜而脩之。”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故政不可不慎也。务三而已,一曰择人,二曰因民,三曰从时。”杜预 注:“顺四时之所务。”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臣闻从时者,犹救火追亡人也,蹶而趋之,唯恐弗及。”《宋书·礼志一》:“古者从时脉土,以训农功,躬耕帝籍,敬供粢盛。”
[ cóng shí ]按真实情况;如实:~回答。
[ cóng shǐ ]即从吏。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臣故为从史盗君侍儿者。”《汉书·儿宽传》:“时 张汤 为廷尉,廷尉府尽用文史法律之吏,而 宽 以儒生在其间,见谓不习事,不署曹,除为从史,之 北地 视畜数年。”颜师古 注:“从史者,但只随官僚,不主文书。”参见“从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