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ín xiàng ]亦作“银象”。银身佛像。
[ yù xiàng ]帝王等封建统治者的画像。宋 宋敏求《春明退朝录》卷上:“今京师 定力院 有 太祖 御像。”令狐弦《商人哲学》:“最近 北京市 特种工艺公司就索性让象牙雕刻艺人雕刻起 清 朝 慈禧皇太后 的御像来了。”
[ xiāng xiàng ]彼此有相同点或共同点:面貌~。
[ yǐng xiàng ]1.肖像;画像。2.形象:他的~时刻在我眼前浮现。3.物体通过光学装置、电子装置等呈现出来的形状。
[ yìng xiàng ]1.因光线的反射作用而显现的物像。茅盾《子夜》六:“俄而镜子一动,那映像就不复是整个的脸,而是眉毛和眼睛这横断面了。”2.犹反映。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模写。许杰《两个青年》:“于是我的心里,便留着一幅两支步枪押着一双黄毵毵的眼睛的映像。”
[ zào xiàng ]用泥、石膏等塑成或用石头、木头、金属等雕成的形象。
[ zǔ xiàng ]毛利人代表祖宗的雕像,它通常或者是大的而由木头做的,或者是由绿岩做的小而常有垂饰的。
[ zhān tán fó xiàng ]见“旃檀瑞像”。
[ zhān tán ruì xiàng ]檀香木刻的 释迦牟尼 像。《梁书·诸夷传·扶南国》:“﹝ 天监 ﹞十八年,復遣使送 天竺 旃檀瑞像、婆罗树叶。”宋 蔡絛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五:“释氏 有旃檀瑞像者,见於内典。谓 释氏 在世时説法於 忉利天,而 优填王 思慕不已,请 大目犍连 运神力於他方取旃檀木,摄匠手登天,视其相好,归而刻焉。释氏 者身长丈六尺,紫金色,人閒世絶不可拟。独他方有旃檀木者能比方故也。瑞像则八尺而已,盖减师之半。”亦称“旃檀佛像”。《元史·世祖纪十二》:“幸 大圣寿万安寺,置旃檀佛像;命帝师及西僧作佛事坐静二十会。”震均《天咫偶闻》卷一:“旃檀寺 本名 宏仁,以旃檀佛像所在,俗呼为 旃檀 云…… 庚子 之乱,寺毁,像不知所在。”
[ zhào xiàng ]1.同“照相”。相片。2.拍照。如:到公园里照像去。
[ yùn dòng tú xiàng ]又称“运动图线”。用直观图形和代数方法描述运动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一种表述形式。如位移时间图像(st图像)、速度时间图像(vt图像)等。
[ zhèng xiàng ]放映用的电影片、幻灯片上黑白程度、色彩与实物相同的图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