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ī guàn jì chǔ ]见“衣冠楚楚”。
[ yī guàn jì jì ]犹言衣冠楚楚。宋 曾敏行《独醒杂志》卷十:“衣冠濟濟,儀貌鏘鏘,彼何人斯?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四回:“次日清晨,孫權 升堂。左邊文官 張昭、顧雍 等三十餘人;右邊武官 程普、黄蓋 等三十餘人:衣冠濟濟,劍佩鏘鏘,分班侍立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八回:“各人分着幫,擺設了猪羊祭筵,衣冠濟濟在那裏伺候。”
[ yī guàn nán dù ]1.西晋末,晋元帝渡江,建都建业(今江苏南京),中原士族相随南逃,史称“衣冠南渡”。2.指北宋末,宋高宗渡江,建都临安(今浙江杭州),中原士庶南迁之事。
[ yī guān qín shòu ]外表衣帽整齐,像个人,行为却如禽兽。比喻卑劣的人。
[ yì guān shèng shì ]指仕宦之家为人称羡的美事。
[ yī guàn yōu mèng ]楚 相 孙叔敖 死,优孟 着 孙叔敖 衣冠,摹仿其神态动作,楚庄王 及左右不能辨,以为 孙叔敖 复生。事见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。后因称登场演戏为“衣冠優孟”。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上:“衣冠優孟,最易動人,而淫戲靡靡,有聲有色,能使女德之貞静者轉入邪淫,則其弊不可勝言。”参见“優孟衣冠”。
[ yī guān zhǒng ]也叫衣冠墓。只埋着死者衣帽等遗物的坟墓,多为纪念而建造。冢(zhǒng)。
[ yù guān ]1.玉饰之冠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附录 汉 班固 曰:“子婴 度次得嗣,冠玉冠,佩华紱,车黄屋,从百司,謁七庙。”2.指鸡冠。南朝 梁简文帝《斗鸡》诗:“玉冠初警敌,芥羽忽猜儔。”3.道士的帽子。唐 项斯《送宫人入道》诗:“初戴玉冠多误拜,欲辞金殿别称名。”4.指白莲花冠。唐 白居易《六年秋重题白莲》诗:“素房含露玉冠鲜,紺叶摇风鈿扇圆。”
[ yù guān ]以鹬羽为饰的冠。古时亦为知天文者之冠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郑子华 之弟 子臧 出奔 宋,好聚鷸冠。”杜预 注:“鷸,鸟名。聚鷸羽以为冠,非法之服。”章炳麟《原儒》:“鷸冠者,亦曰术氏冠,又曰圜冠。”
[ táng huáng guān miǎn ]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。
[ tiáo guān ]青少年。清 方履籛《宋母曹太宜人墓表》:“上使期耋无私顾之忧,下授髫冠以门阀之旧。”
[ tōng tiān guān ]皇帝戴的一种帽子。
[ tuò guān ]竹皮冠。用竹笋皮制成的帽子。
[ wèi chéng guān ]未冠。指不满二十岁。
[ wèi guàn ]1.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。故未满二十岁为“未冠”。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“内竖倍寺人之数”汉 郑玄 注:“竖,未冠者之官名。”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:“未冠者童子髻。”2.没戴帽子。唐 皮日休《贫居秋日》诗:“亭午头未冠,端坐独愁予。”
[ wèi guàn tí ]旧时科举考试给未冠者专出的试题,比较容易解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