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qiē cuō zuó mó ]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,互相吸取长处,改正缺点。同“切磋琢磨”。
[ qiē cuō ]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,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。比喻互相商量研究,取长补短。
[ qiē cuō zhuó mó ]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“切”,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“磋”,把玉加工成器物叫“琢”,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叫“磨”。比喻互相商量研究,学习长处,纠正缺点。
[ qiē dá ]深切悲伤。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父繫三年,中心切怛,食不甘味,尝苦饥渴,昼夜感思,忧父不活。”汉 蔡邕《陈留太守胡公碑》:“逢天之戚,不获延祚,痛心絶望,切怛永慕。”
[ qiē duàn ]1.断开电路可能切断。2.断绝切断敌人的退路。
[ qiē duì ]1.恰切应对。2.指诗律上的平仄声调严格相对。
[ qiè fū ]犹言切身,和自己有密切关系的。
[ qiè fū zhī tòng ]切身感受到的痛苦。
[ qiē gāo ]用糯米或黄米面做的大块的糕,多加红枣、豆沙等,卖时用刀切开,所以叫切糕。
[ qiē gē ]1.用刀等把物品截断。2.利用机床切断或利用火焰、电弧烧断金属材料。
[ qiē gēn chóng ]方言。即地蚕,也称地老虎。
[ qiē jǐ ]1.犹切身。谓身受窘迫。晋 葛洪《抱朴子·崇教》:“亦有飢寒切己,藜藿不给……释耒则农事废,执卷则供养亏者,虽闕学业,可恕者也。”2.犹切身。密切联系自身;和自己有密切关系。明 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文公 精神气魄大,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,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。若先切己自修,自然不暇及此。”明 李贽《答周若庄书》:“今之谈者,切己自反,果能常寂而常定乎?”清 戴震《孟子字义疏证·理》:“反观内照,近於切己体察。”鲁迅《三闲集·怎么写》:“也是凡事切己,则格外关心的一例罢。”3.犹切身。贴心。《古今小说·杨八老越国奇逢》:“你千乡万里,出外为客,若没有切己的亲戚,那个知疼着热?”张天翼《儿女们》二:“‘小银儿 回来了没有?’廉大爷 小声儿问,很切己的样子。”
[ qiè jì ]必须要避免或防止:工作~马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