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liè zǐ ]1.相传战国时期道家。名御寇,一作圄寇、圉寇,郑国人。《庄子》一书载有关于他的许多传说。2.书名。道家的经典之一。相传为列御寇撰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列子》八篇,已亡佚。今本《列子》,一般认为是晋人的作品,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、寓言和神话传说。唐时《列子》被尊为《冲虚真经》。
[ liè zǔ liè zōng ]指历代祖先。
[ liè zuò ]1.以次相坐。汉 刘桢《感遇》诗:“华月照方池,列坐金殿侧。”明 方孝孺《借竹轩记》:“自旦至暮班荆列坐久之,乃各罢去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三回:“有几个相识的,便都列坐在花厅上,专等面贺。”2.指在座的人。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列坐纵酒,荡乐娱心。”三国 魏 曹植《名都篇》:“鸣儔啸匹旅,列坐竟长筵。”晋 潘岳《笙赋》:“乐声发而尽室欢,悲音奏而列坐泣。”
1.排列:罗~。~队。按清单上~的一项一项地清点。2.安排到某类事物之中:~入议程。把发展教育事业~为重要任务之一。3.行列:出~。前~。4.用于成行列的事物:一~火车。5.类:不在此~。6.各;众:~国。~位观众。7.姓。
[ liù liè ]1.古乐名。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帝嚳 命 咸黑 作为声歌:《九招》、《六列》、《六英》。”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汤 乃命 伊尹 作为《大护》,歌《晨露》,修《九招》、《六列》,以见其善。”高诱 注:“《大护》、《晨露》、《九招》、《六列》,皆乐名。”2.谓《古列女传》之母仪、贤明、仁智、贞顺、节义、辨通六篇。《续古文苑·丁廙<蔡伯喈女赋>》:“披 邓林 之曜鲜,明六列之尚致。”孙星衍 注:“案:六列,谓《列女》之母仪、贤明、仁智、贞顺、节义、辨通六传也。”三国 魏 曹植《叙愁赋》:“迄盛年而始立,修女职於衣裳;承师保之明训,诵六列之篇章。”唐 张说《和丽妃神道碑铭》:“故坐而论教,则位比三司;动而具瞻,则仪刑六列者矣。”
[ piān liè ]古代战车二十五乘称偏,五偏为列。
[ lú liè ]1.列举:~三种方案,以供采择。2.陈列:珍馐~。
[ mǎ zǔ liè dǎo ]中国福建闽江口外岛屿。由马祖岛(南竿塘岛)等三座较大岛屿和附近小岛组成。属岩岛,海岸陡峭。鱼产丰富。
[ pǔ luó liè tǎ lì yà tè ]法文prolétariat、英文proletariat的音译。源出拉丁文proletarius,原指古 罗马 社会的最下等级。今指无产阶级。
[ pǔ liè ]谓按照事物的类别或系统来编排。唐 刘知几《史通·二体》:“《史记》者,纪以包举大端,传以委曲细事,表以谱列年爵,志以总括遗漏,逮於天文、地理、国典、朝章,显隐必该,洪纤靡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