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吴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wú shì zhī xiāo ]比喻在街头行乞。同“吴市吹箫”。
[ wú shū ]吴 地的美女。
[ wú shǔ ]1.三国时的吴国与蜀国。2.泛指吴地与蜀地。
[ wú shuāng ]吴 地的霜。亦比喻白发。
[ wú sī ]吴 地产的丝。喻指精美的琴弦。
[ wú suān ]吴 人所调咸酸之味。一说,即榆酱。
[ wú tái ]指 春秋 吴王 阖闾(一说 夫差)所筑之 姑苏台(在 江苏 吴县 西南)。
[ wú tài bó ]亦作“吴大伯”。周 古公亶父(太王)长子,仲雍、季历 之兄。太王 欲传位 季历 及其子 昌(即 周文王),太伯 乃与 仲雍 出逃至 荆蛮,号 勾吴。后因以称出亡而让君位与弟者。《左传·闵公元年》:“不如逃之,无使罪至,为 吴大伯,不亦可乎?”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君得其欲,太子远死,且有令名,为 吴太伯,不亦可乎?”韦昭 注:“太伯 让 季歷,远适 吴 越,后 武王 追封为 吴伯,故曰 吴太伯。”《新唐书·李泌传》:“建寧王 诚贤,然 广平 冢嗣,有君人量,岂使为 吴太伯 乎?”参阅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。
[ wú tǐ ]诗体之一种。语言通俗,取譬浅俚,有江南民歌风味,故称。
[ wú tíng ]1.地名,即庱亭。在今江苏丹阳县东、武进县西,三国吴孙权曾射虎于此。2.泛指吴地之亭。
[ wú tóu chǔ wěi ]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像首尾互相衔接。
[ wú wá ]吴 地美女。《文选·枚乘<七发>》:“使 先施、徵舒、阳文、段干、吴 娃、閭娵、傅予 之徒……嬿服而御。”李善 注:“皆美女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周赧王二十年》:“主父 初以长子 章 为太子,后得 吴娃,爱之。”胡三省 注:“吴 娃…… 吴 楚 之间谓美女曰娃。”清 方文《赠万年少》诗:“挟瑟 吴 娃媚,临书 魏 傅工。”鲁迅《无题》诗:“皓齿 吴 娃唱《柳枝》,酒阑人静暮春时。”
[ wú wá yuè yàn ]泛指 江 南美女。
[ wú wáng ]1.指 春秋 吴国 之主。亦特指 吴王 夫差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吴王 勇而轻,若启之,将亲门。”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吴王 夫差 起师伐 越。”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句践 入宦於 吴,身执干戈,为 吴王 洗马。”唐 李白《乌栖曲》诗:“姑苏臺 上乌栖时,吴王 宫里醉 西施。”清 鹅湖逸士《老狐谈历代丽人记》:“苏州 灵巖山,为 吴王 旧宫。”2.明太祖 朱元璋 初期建立政权时的称号。《明史·太祖纪一》:“二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。李善长 等率羣臣劝进,不允。固请,乃即 吴王 位。”3.元 末起义军首领 张士诚,据有 吴中,号 吴王。《明史·太祖纪一》:“是月,张士诚 自称 吴王。”4.清 乾隆 间 苗 民起义军领袖 吴八月 的称号。清 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七:“而 吴八月 据 平陇,遂称 吴王。”
[ wú wáng kuài yú ]传说中的鱼名。
[ wú xià ]泛指 吴 地。下,用于名词后表示处所。
[ wú xià ā méng ]吴下:现江苏长江以南;阿蒙:指吕蒙。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。比喻人学识尚浅。
[ wú xiān zhǔ ]指 三国 吴 主 孙权。
[ wú xiāng miào ]伍子胥 的庙。
[ wú xiāo ]吴 地所产用生丝织成的薄纱或薄绢。以轻薄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