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náng tǔ yōng shuǐ ]古代利用江河水流破敌的一种战术。
[ náng tuó ]1.袋子。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:“迺裹餱粮,于橐于囊。”毛 传:“小曰橐,大曰囊。”郑玄 笺:“乃裹粮食於囊橐之中。”2.借指粮仓、粮库。宋 苏轼《上韩魏公论场务书》:“凤翔、京兆,此两郡者,陕西 之囊橐也。”3.囊括;聚集。唐 郑棨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夫音者始於宫,散於商,成於角徵羽,莫不根柢囊橐於宫商也。”清 王晫《今世说·豪爽》:“﹝ 汪汝谦 ﹞几沉而才老,热肠侠骨,囊橐一世之志气。”4.指行李财物。唐 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及旦,尽徙其囊橐,因家於 李 之第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张氏 却将囊橐检点,那曾还剩得分文!”明 陶宗仪《辍耕录·奚奴温酒》:“归附后,公携入京,公死,囊橐皆为所有,因而巨富。”5.窝藏,包庇。亦以喻庇护所。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广川王 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 刘调 等通行为之囊橐,吏逐捕穷窘,踪迹皆入王宫。”颜师古 注:“言容止贼盗,若囊橐之盛物也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孝宗淳熙七年》:“既不能深有所伤,而终亦不敢明言以擣其囊橐窟穴之所在。”清 戴名世《抚盗论》:“呜乎,天之亡人国,假手於羣盗,羣盗又假手文武大吏以为囊橐,其祸岂偶然哉!”6.犹勾结。唐 元稹《唐庆万年县令》:“輦轂之下,豪黠僄轻。扰之则狱市不容,缓之则囊橐相聚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》:“因循岁月,积弊已久,是以胥吏得以囊橐为姦,贿赂公行而莫之谁何。”
[ náng xiá rú xǐ ]形容异常贫困。
[ náng yíng yìng xuě ]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,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读。
[ náng zǎi ]装入囊中运走。犹言尽其所有而取之。
[ nāng chuài ]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。膪(chuài)。
[ náng zhōng wù ]口袋里的东西。比喻不费劲就可以取得的东西。
[ náng zhuāng ]囊中所装。指盛于囊中的财物。
[ náng zhuī lù yǐng ]比喻显露才华。
[ piǎo náng ]用淡青色的丝绸制成的书囊。亦借指书卷。
[ pèi náng ]随身系带的用以放零星物品的小口袋。
[ qiān náng ]1.聚钱器。即扑满。口小,钱易入不易出,故称。2.喻悭吝者的钱袋。
[ rù náng ]明 代皇子诞生百日后,即剃光头发,至十多岁始留发,一年多以后,选定吉日将头发向脑后总束而盛入黑色纱囊或麻布囊,谓之“入囊”。明 刘若愚《酌中志·内臣职掌纪略》:“篦头房,近侍十餘员,专为皇子女请髮留髮、入囊整容之事。凡诞生皇子女,弥月翦胎髮。百日命名后,按期请髮者,即如外之每次剃头然,一茎不留,如佛子焉……﹝皇子﹞至十餘龄,留髮。约年餘,又择吉入囊,总束于后,冬用元色紵、夏用元色纱作囊,阔三寸许,长尺餘,垂于后。至选婚有妃,始择吉行冠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