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xīn yí chē ]谓以辛夷木制成的车子。极言其华贵雅洁。
[ xīn yí wù ]唐 诗人 王维 别墅“辋川山庄”胜景之一。坞上植有辛夷,故名。
[ xuán yí ]1.我国古代东夷九种之一。《后汉书·东夷传》:“夷有九种,曰:畎夷,于夷,方夷,黄夷,白夷,赤夷,玄夷,风夷,阳夷。”2.指东夷的君长。唐 宋之问《谒禹庙》诗:“玄夷 届瑶席,玉女侍清都。”明 刘基《会稽》诗:“玄夷 此日归何处,玉简他年岂再逢。”3.谓与道同而无形。晋 郗超《奉法要》:“虽復福踰山河,贵极三界,倚伏旋还,终坠罪苦,岂获寧神大造,泊然玄夷哉!”
[ suí yí ]古代贤士 卞随 和 伯夷 的并称。
[ táng yí ]古代传说中的猛兽,皮坚厚,可制甲。后因借以称良甲。
[ tún yí ]1.艰危与平定。《梁书·萧颖达传》:“契阔屯夷,载形心事。”唐 吴筠《览古》诗之一:“乃验经籍道,与世同屯夷。”《资治通鉴·宋明帝泰始三年》:“世度 闺门之内,和而有礼。虽世有屯夷,家有贫富,百口怡怡,丰俭同之。”2.偏义词。偏指困厄。《宋书·文帝纪》:“皇运艰弊,数钟屯夷。”
[ wēi yí ]1.陵夷,衰颓。2.逶迤。迂远貌。
[ xī yí ]1.《老子》: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。”河上公 注:“无色曰夷,无声曰希。”后因以“希夷”指虚寂玄妙。南朝 梁 萧统《谢敕参解讲启》:“至理希夷,微言渊奥,非所能钻仰。”唐 权德舆《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》诗:“莫究希夷理,空怀涣汗恩。”2.指虚寂玄妙的境界。唐 韩愈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臣闻上圣玄邈,独超乎希夷;彊名之极,犹存乎罔象。”唐 钱起《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》诗:“睿想入希夷,真游到 具茨。”3.谓清静无为,任其自然。《北史·序传·李行之》:“年将六纪,官歷四朝,道协希夷,事忘可否。”唐 白居易《病中宴坐》诗:“外安支离体,中养希夷心。”宋 范成大《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》之一:“宵旰三星纪,希夷十闰年。”4.指道家、道士。唐 元稹《周先生》诗:“希夷 周先生,烧香调琴心。”明 高启《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》诗:“愿从希夷游,稽首青牛翁。”清 高孝本《登华山》诗:“希夷云际卧,毛女树边逢。”
[ xiāo yí ]消除;消亡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·顺烈梁皇后》:“分兵讨伐,羣寇消夷,故海内肃然,宗庙以寧。”《南齐书·氐传》:“柏年 今已梟禽,乌奴 频被摧破,计其餘烬,行自消夷。”
[ xiá yí ]1.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。2.谓弃世。
[ yín yí ]1.重创;杀伤。2.过甚;恣意发挥。
[ wō yí ]1.纡回历远貌。2.我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。
[ xīn yí ]即辛夷。木兰的别名。新,通“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