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xiǎn zǔ yáng zōng ]指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。
[ yī dài tán zōng ]谈宗:善于言谈,为世人所尊崇。指当代清谈大师。
[ yì zōng ]1.道义的宗师。2.德义世家。
[ yōu zōng ]犹玄宗。指佛道的深奥义理。
[ xiāng zōng ]佛教语。法相宗的略称。
[ zhū zōng ]1.众宗族。2.佛教语。指佛教各宗派。
[ zhù zōng ]古代主持祭祀祈祷者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七年》:“晋 范文子 反自 鄢陵,使其祝宗祈死。”杜预 注:“祝宗,主祭祀祈祷者。”《墨子·明鬼下》:“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。”晋 潘岳《藉田赋》:“若乃庙祧有事,祝宗諏日。”
[ xiǎo zōng ]1.我国古代宗法制规定,嫡长子一系为大宗,其馀子孙为小宗。天子之王位由嫡长子世袭,称大宗;馀子对天子为小宗。诸侯之君位亦由嫡长子世袭,在本国为大宗;馀子对诸侯为小宗。卿、大夫、士、庶人皆准此。2.小批,数量不大的。如:出口贸易既要注意大宗商品,也要注意小宗商品。
[ xiǎo zǔ zōng ]1.奴仆在焦急时对年轻主子的一种称呼。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李贵 道:‘小祖宗,谁敢望“请”,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。’”《红楼梦》第五二回:“急的 晴雯 央道:‘小祖宗,你只管睡罢。’”2.今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埋怨、责备小孩顽皮时亦用之。
[ xīn zōng ]佛教宗派名。即禅宗。禅宗以不立文字、直指人心为标的,故称。
[ xìng zōng ]1.佛教语。法性宗的简称,与法相宗同为大乘的两大宗派。以破相显性为宗旨。2.道家的一宗派,主张以修性为本。
[ yán zōng ]制盐的创始人。相传 宿沙氏 曾煮海为盐,故称之为“盐宗”。
[ yī zōng ]1.一个宗族。亦谓同族,同姓。2.表数量。一桩;一件。3.表数量。文卷一夹或一册。4.表数量。一批。5.表数量。一片,一块。
[ yáng zōng ]指太阳。《礼记·月令》“﹝孟冬之月﹞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”孔颖达 疏引 汉 蔡邕 曰:“日为阳宗,月为阴宗。”
[ yīn zōng ]1.殷人的宗祀。指殷朝。2.谓殷代先王。指盘庚。3.谓殷代先王。指武丁。
[ yún mén zōng ]中国 佛教禅宗南宗五家之一。五代 文偃(公元864-949年)创建于 韶州 云门山(今 广东省 乳源瑶族自治县 北),故名。在 北宋 与临济宗并盛,至 南宋 时衰落不传。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:“南宗大师云门宗创始人 文偃 作《北邙行》,不像 遗则 那样自称吾知之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