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hōng jǐ ]犹终身。《资治通鉴·周显王十六年》:“然则且有子弑其父,臣弑其主者,而王终已不知也。”胡三省 注:“终己,犹言终身也。”
[ zì jǐ ]1.复指前头的名词或代词(多强调不由于外力):~动手,丰衣足食。鞋我~去买吧。瓶子不会~倒下来,准是有人碰了它。这种新型客机是我国~制造的。2.指说话者本人这方面(用在名词前面,表示关系密切):~人。~弟兄。
[ zì jǐ de yuán dì ]散文集。周作人作。1923年出版。第一辑《自己的园地》收散文十八篇;第二辑《绿洲》收散文十五篇,另有杂文二十篇。再版时删去杂文,增收《茶话》二十三篇。所收散文作品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,风格冲淡。少数议论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文艺问题的独到见解。
[ zì jǐ rén ]指彼此关系密切的人;自己方面的人:老大爷,咱们都是~,别客气。老刘是~,你有什么话,当他面说不碍事。
[ zuì jǐ ]引咎自责。《左传·庄公十一年》:“禹 汤 罪己,其兴也悖焉。”《旧唐书·代宗纪》:“朕所以驭朽悬旌,坐而待曙,劳怀罪己之念,延想安人之策。”金 王若虚《君事实辨》:“何 高祖 惟知杀人,而曾不罪己也。”
[ zuì jǐ zhào ]帝王引咎自责的诏书。
[ zǒng jǐ ]1.谓总摄己职。《书·伊训》:“百官总己以听冢宰。”孔 传:“伊尹 制百官以三公摄冢宰。”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君薨,百官总己以听於冢宰三年。”朱熹 集注:“总己,谓总摄己职。”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:“曹操 自为司空,行车骑将军事,百官总己以听。”2.谓总揽大权。《宋书·恩倖传·戴法兴》:“时太宰 江夏王 义恭 録尚书事,任同总己。”《隋书·皇甫绩传》:“宣帝 崩,高祖 总己,绩 有力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