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ǒng míng ]总的名称。汉 班固《白虎通·天地》:“男女总名为人。天地所以无总名何?曰:天圆地方不相类,故无总名也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“赐之大路”晋 杜预 注:“大路,天子所赐车之总名。”清 何琇《樵香小记·晋乘》:“犹后世举其总名则曰史,举其专名则曰《汉书》、《唐书》。”
[ zǒng míng guān ]南朝 宋 时的官署名,总管儒、玄、文、史四学。《宋书·明帝纪》:“戊寅,立总明观,徵学士以充之,置东观祭酒。”《南齐书·百官志》:“总明观祭酒一人。右 泰始 六年以国学废,初置总明观,玄、儒、文、史四科,科置学士各十人,正令史一人,书令史二人,干一人,门吏一人,典观吏二人。”《资治通鉴·宋明帝泰始六年》:“戊寅,立总明观,置祭酒一人,儒、玄、文、史学士各十人。”胡三省 注:“文帝 元嘉 十五年,立儒、玄、文、史四学,今置总明观祭酒以总之。”
[ zǒng mù ]总的目录:四库全书~。全书分订五册,除分册目录外,第一册前面还有全书~。
[ zǒng pèi ]1.控制缰绳。2.喻掌握纲要。3.犹系马。谓停驻。
[ zǒng pù ]即军巡铺。宋 代都城中官府坊巷近二百步设军巡铺一所,以兵卒三五人为一铺;夜晚,巡警地方盗贼烟火。见 宋 吴自牧《梦粱录·防隅巡警》。元 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一折:“你去兀那 羊市角 头 砖塔儿衚衕 总铺门前来寻我。”
[ zǒng pǔ ]用于乐器合奏或人声合唱的乐谱。由若干乐器或声部的谱表组成。这些乐器和声部均有固定的位置与排列顺序。供指挥或作曲家、研究者使用,演奏者则使用分谱。
[ zǒng qí ]1.明代军队编制五十人为总旗,十人为小旗。2.清代屯军亦有“百户”、“总旗”等编制名称。
[ zǒng rán ]纵然;即使。总,通“纵”。明 陈汝元《金莲记·偕计》:“老大徒悲泉石隐,他年进退难凭,总然日月双蓬鬢,不负乾坤一草亭。”《三侠五义》第一回:“我总然逃出性命,也难免失火之罪。”
[ zǒng shāng ]也称商总。清 政府在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为首领的殷实商户。嘉庆 年间在 广州 十三行中设立总商,总理洋行事务。道光 以前在盐商中也有总商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五回:“只见岸上有二十多乘齐整轿子歇在岸上,都是 两淮 总商来候 庄徵君。”
[ zǒng shè ]1.主宰;主持。2.犹总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