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扫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qīng sǎo ]彻底扫除:~街道。
[ sǎ sǎo ]洒水扫地:~庭除。
[ sǎ sǎo yìng duì ]洒水扫地,酬答宾客。封建时代儒家教育、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。
[ tiě sào zhǒu ]1.亦作“铁扫箒”。比喻消灾除害的手段和力量。宋 洪迈《夷坚支志戊·铁扫帚》:“临安 术士,失其姓名,常著道服,标榜曰铁扫箒。”明 徐渭《昙阳》诗之七:“特将铁扫帚,痛扫世淫贪。”瞿秋白《<鲁迅杂感选集>序》:“在这里……找着了扫除奴才式的家畜性的铁扫帚,找着真实的光明的建筑。”2.詈词。犹言扫帚星。指能招致灾祸的人。元 无名氏《渔樵记》第三折:“他道你枉则有蛾眉螓首堆鸦髩,可怎生少喜多嗔……道你是个铁扫箒,扫坏他家门。”3.植物名。多年生草本。掌状复叶,蝶形花冠,白色,微带淡黄,有紫色斑纹。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四·蠡实》:“《尔雅》云:‘荓(音瓶),马帚也。’此即荔草,谓其可为马刷,故名。今 河 南北人呼为铁扫帚,是矣。”徐珂《清稗类钞·植物·铁扫帚》:“铁扫帚为多年生草,山野自生,茎高二三尺,叶羽状复生,形似倒卵而狭小。夏月开小花,形如蝴蝶,色白而有紫纹。一本凡生二三十茎,劲挺可为帚,故名。”
[ wǔ jīng sǎo dì ]五经:借指文人。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。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。
[ wèi bó sǎo mén ]西汉 魏勃 少时,欲求见 齐 相 曹参,而家贫无以自通,于是常在 齐 相舍人门外扫地,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。见《史记·齐悼惠王世家》。后因以“魏勃扫门”为典实。
[ wèi gōng sǎo ]见“魏勃扫门”。
[ qiū fēng sǎo yè ]比喻威力大、气势猛。
[ sī wén sǎo dì ]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,或文人自甘堕落。
[ tóng wèi sù sǎo miáo ]指放射性核素闪烁扫描。通过测定人体内某一器官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情况,检查内脏器官的形态、位置、功能等。用于脑、肝、肾、骨骼、甲状腺、淋巴结等的疾病诊断。
[ wēi fēng sǎo dì ]完全丧失了威严和信誉。
[ xùn sǎo ]洒扫。
[ tuō tiān sǎo dì ]形容衣服过长。
[ xuán sǎo ]随即清扫。
[ yán mǔ sǎo mù ]汉 严延年 迁 河南 太守,其母从 东海 来,欲从 延年 腊祭。到 洛阳,适见报囚,母大惊。待腊礼毕,谓 延年 曰:“天道神明,人不可独杀。我不自意,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。行矣,去女东归,扫除墓地耳。”后岁馀,果败。事见《汉书·酷吏传·严延年》。后用为典实。南朝 梁 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且 于公 高门以待封,严母 扫墓以望丧。”
[ yī wǎng jìn sǎo ]犹一网打尽。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。
[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 ]比喻只顾自己,不关心别人。
[ zhú sǎo ]台湾 民间婚俗,在新娘出嫁时所坐的轿或车前系以绿竹,称为“竹扫”。《文史知识》1990年第4期:“为了辟邪,轿(车)后绑了一只画上八卦的朱筛,轿前则有一支连根带叶的绿竹,俗称‘竹扫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