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xiāng gān mó ]唐 时俗语。谓以事求人。
[ xiāng mó ]1.亦作“相靡”。亦作“相磨”。互相摩擦。2.互相切磋。
[ wéi mó ]1.维摩诘的省称。2.即《维摩诘经》。通行后秦鸠摩罗什译本。共十四品。
[ wéi mó bìng ]《维摩经·文殊师利问疾品》载:佛在 毘耶离城 庵摩罗园,城中五百长者子至佛所请说法时,居士 维摩诘 故意称病不往。佛遣 舍利弗 及 文殊师利 等问疾。文殊 问:“居士是疾何所因起?”维摩诘 答曰:“一切众生病,是故我病;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,则我病灭。”后用“维摩病”谓佛教徒生病。宋 苏轼《和钱四寄其弟和》:“年来总作 维摩 病,堪笑东西二老人。”亦作“维摩疾”。清 周亮工《病僧》诗:“谁任 维摩 疾,空牀黄叶林。”
[ wéi mó jié ]1.意译为“净名”或“无垢称”。佛经中人名。2.指《维摩诘经》。
[ yán mó ]佛教语。梵语Yama的音译。主管地狱之王。
[ yán mó ]研究揣摩。宋 欧阳修《读<徂徕集>》诗:“子生诚多难,忧患靡不罹。宦学三十年,六经老研摩。”金 元好问《论诗》诗:“切响浮声发巧深,研摩虽苦果何心。”清 赵翼《晤钱竹汀宫詹话旧》诗:“研摩结习自诸生,舘阁归来业益精。”叶圣陶《倪焕之》十八:“雪景的课文要叫南方的学生研摩,乡村的教室里却大讲其电话和电车。”
[ yàn mó ]亦作“燄摩”。梵语译音。佛教谓主管地狱之王,通常称为 阎罗。
[ yàn mó tiān ]1.亦作“焰魔天”。梵语的略译。或译为“夜摩天”、“炎摩天”。佛教谓欲界六天之三。此天为风轮所持,居三十三天之上。因用以喻遥远的去处。2.指阎罗。
[ xū mó tí ]梵语sumati的译音,或译作“须摩题”。佛教语。西方极乐世界。为 阿弥陀佛 所居,意译为“妙意”、“好意”。
[ yán mó ]同“阎罗”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齐天大圣》:“青衣白:‘阎摩 不敢擅专,又持 大圣 旨上咨斗宿,是以来迟。’”清 王韬《淞滨琐话·田荔裳》:“旋为 阎摩 主者所知,嘉君夫人守节弗渝,戒九王子弗讐。”
[ yán mó tiān zǐ ]同“阎罗”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章阿端》:“凡枉死鬼不自投见,阎摩天子 不及知也。”
[ yán mó wáng ]同“阎罗”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棋鬼》:“阎摩王 以书生不德,促其年寿,罚入饿鬼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