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支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zhī chēng diǎn ]军队防御时扼守的要点。有坚固的环形阵地,严密的火力,能独立坚守。对巩固防御阵地起支撑作用。
[ zhī chí ]1.勉强维持;支撑:累得~不住了。2.给以鼓励或赞助:互相~。~合理化建议。
[ zhī chū ]1.付出去;支付。2.支付的款项:尽量控制非生产性的~。
[ zhī chuáng ]1.支撑在床上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戎、和嶠 同时遭大丧,俱以孝称。王 鸡骨支牀,和 哭泣备礼。”2.语出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。后用作典故。唐 王维《春日上方即事》诗:“鳩形将刻杖,龟壳用支牀。”此喻养生延年。清 顾炎武《过朝邑王处士建常》诗:“黄鵠山川意,相随万里翔。谁能三十载,龟壳但支牀?”此喻守志不移。参见“支牀有龟”。
[ zhī chuáng dié wū ]犹迭床架屋。比喻重复。
[ zhī cí ]见“支辞”。
[ zhī cí ]1.亦作“支词”。强为之辞。2.芜蔓虚饰之辞。
[ zhī cì ]支付赐与。
[ zhī cuò ]支撑筹办。明 张居正《与荆南道府二公》:“况先年议有废州县课银,近日两院又奏留存积粮银,目前尚可支措,俟明岁再议未晚。”
[ zhī dài ]接待。
[ zhī dāng ]承受,承当。
[ zhī dǎng ]党羽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启 与支党攻 益 而夺之天下,是 禹 名传天下於 益,其实令 启 自取之。”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:“王匡、王凤、马武 及其支党 朱鮪、张卬 等北入 南阳,号‘新市兵’,皆自称将军。”《新唐书·后妃传上·中宗韦皇后》:“分捕诸 韦、诸 武 与其支党,悉诛之。”宋 岳珂《桯史·汪革谣谶》:“革 遁入行都,厢吏执之以闻,遂下大理。狱具,梟于市,支党流 广南。”
[ zhī dí ]抵敌。
[ zhī dì ]丈量土地。
[ zhī diǎn ]1.杠杆上起支撑作用,绕着转动的固定点。2.指事物的中心或关键:战略~。
[ zhī diào ]1.调度。2.打发,使令。3.支吾搪塞。4.排遣。
[ zhī dù ]1.计算;筹算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徐邈传》:“家家丰足,仓库盈溢,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餘,以市金帛犬马。”《周书·王悦传》:“时悬兵深入,悦 支度路程,勒其部伍,节减粮食。”唐 陈子昂《上蜀川军事》:“闻 松潘 等州屯军,数不逾万,计粮给餉,年则不过七万餘石可盈足。边郡主将不审支度,乃每岁向役十六万夫。”2.支出。《宋史·食货志下一》:“乾德 三年,始詔诸州支度经费外,凡金帛悉送闕下,毋或占留。”清 黄辅辰《戴经堂日抄》:“搜检零星杂物售卖,从前三四千文购来者,今值一二百文,日用赖此支度。”3.支度使的省称。参见“支度使”。
[ zhī dù shǐ ]官名。
[ zhī duì ]1.军队中相当于团或师的一级组织,如独立支队、游击支队等。2.作战时的临时编组,如先遣支队。
[ zhī duì ]1.对付,应付。2.支吾答对;对答。3.应酬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