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liǎn yī ]1.即敛服。亦指穿殓服。敛,通“殮”。2.用化缘来的零碎布制成的衣服。3.整饬衣衫。表示恭敬。
[ liǎn yì ]收拢翅膀。比喻隐退。三国 魏 应璩《与侍郎曹长思书》:“復敛翼於故枝,块然独处,有离群之志。”晋 潘岳《寡妇赋》:“雀群飞而赴楹兮,鸡登栖而敛翼。”唐 刘禹锡《送裴处士应制举》诗:“白帝城 边又相遇,敛翼三年不飞去。”
[ liǎn yǐng táo xíng ]隐藏身形。比喻隐居不出。
[ liǎn yuàn ]《诗·大雅·荡》:“女炰烋于中国,敛怨以为德”。郑玄 笺:“敛羣不逞作怨之人,谓之有德而任用之。”后以“敛怨”指招惹怨恨。唐 陆贽《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》:“不得赊取抑配,因兹敛怨扰人。”《宋史·河渠志一》:“或物已输官,或人方在路,未及兴役,寻已罢修,虚费民财,为国敛怨。”
[ liǎn yuàn qiú mèi ]指因向上献媚,不顾人民怨恨而征收钱物。
[ liǎn zàng ]入殓安葬。敛,通“殮”。
[ nüè liǎn ]犹暴敛。大肆搜刮人民的财富。
[ qiū liǎn ]1.秋季收取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春作夏长,仁也;秋敛冬藏,义也。”《宋史·食货志上四》:“会 河北 转运司干当公事 王广廉 召议事,广廉 尝奏乞度僧牒数千道为本钱,於 陕西 转运司私行青苗法,春散秋敛,与 安石 意合。”2.秋收。《新唐书·刘仁轨传》:“贞观 十四年,校猎 同州,时秋敛未讫,仁轨 諫曰:‘今兹澍泽霑足,百穀炽茂,收才十二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