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hāo yáng ]1.岁时名。十干中癸的别称,用于纪年。《尔雅·释天》:“﹝太岁﹞在癸曰昭阳。”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亥在癸曰昭阳。”高诱 注:“在癸,言阳气始萌,万物合生,故曰昭阳也。”北周 庾信《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》:“岁次昭阳,月在大梁。”2.汉 宫殿名。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。《三辅黄图·未央宫》:“武帝 时,后宫八区,有 昭阳 ……等殿。”汉 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昭阳 特盛,隆乎 孝成。”唐 王昌龄《长信怨》诗:“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 昭阳 日影来。”清 叶永年《燕》诗:“閒向主家谈故事,昭阳 臺榭已凝尘。”
[ zhāo yú qí ]古泽薮名。在今 山西省 祁县 西南、介休县 东北。是《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》的 并州 薮,《尔雅·释地》的十薮之一。
[ zhāo yuàn ]唐 代女官名。为九嫔之一。
[ zhāo zhāo ]1.明亮:日月~。2.明白:以其昏昏,使人~。
[ zhāo zhào ]谓宝龟。《左传·定公六年》:“昭公 之难,君将以 文 之舒鼎,成 之昭兆,定 之鞶鑑,苟可以纳之,择用一焉。”孔颖达 疏:“成公 新得此龟,盖以灼之出兆,兆文分明,故名为昭兆。”
[ zhāo zhé ]1.亦作“昭晣”。光亮。2.清楚;明显。
[ zhāo zhì ]1.明洁的品质。2.指箭靶所画之地。
[ zhāo zhuó ]1.明显;显著。2.光耀。
[ zhèng zhāo sòng lóng ]杜预注:“昭,明也。聋,暗也。”比喻情况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