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杖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xiǎo zhàng ]1.较轻的责打。2.古代刑具之一。
[ xìn zhàng ]见“信仗”。
[ xuē zhàng ]古代母丧时子服齐衰所执的木杖,用桐木削成。
[ yá zhàng ]1.仪仗用的杖棒。2.即牙拨。
[ yán zhàng ]1.打鼓的一种谱子。旧题宋尤袤《全唐诗话·施肩吾》:“隋曲有《疏勒盐》,唐曲有《突厥盐》、《阿鹊盐》。或云:关中人谓好为盐。故施肩吾诗云:‘颠狂楚客歌成雪,媚嫵吴娘笑是盐。’盖当时语也。今杖鼓谱中尚有盐杖声。”2.植物名。
[ yáo zhàng ]玉杖。
[ zhàng bàng ]棍棒。
[ zhàng bì ]以杖刑毙命。
[ zhàng bō ]锡杖与食钵。均为僧人云游必备之具,因以代指僧人行踪。
[ zhàng cè ]1.亦作“杖筴”。拄杖。2.执马鞭。谓策马而行。3.谓追随;顺从。
[ zhàng cè ]见“杖策”。
[ zhàng chā ]执锹。谓掘士劳作。
[ zhàng cháo ]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八十杖於朝。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。唐 韩偓《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》诗:“若为将朽质,犹拟杖於朝。”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。清 赵翼《初用拐杖》诗:“我年届杖朝,卅载林下叟。”参见“杖家”。
[ zhàng chī ]1.使用棍棒打(的)--用于诉诸暴力而不是诉诸说理的争论。2.杖击,用杖打。
[ zhàng chǔ ]谓以棍棒拷打。楚,荆条做成的棒。
[ zhàng chuāng ]受杖刑后的创伤。
[ zhàng chuí ]1.指杖刑用的棍棒。2.指杖刑。3.杖箠:棍棒。亦指拷打。
[ zhàng dié ]1.孝杖与丧服。《南史·齐文惠太子长懋传》:“尊极所临,礼有变革,权去杖絰,移立户外,足表情敬,无烦止哭。”2.指孝服。宋 洪迈《夷坚甲志·马仙姑》:“果州 马仙姑 者,以女子得道…… 靖康 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,衣衰麻杖絰,哭於市曰:‘今日天帝死,吾为行服。’”
[ zhàng dū ]谓受杖刑处罚。
[ zhàng dù zǎi xiàng ]《旧唐书·李林甫传》:“林甫 典选部时,选人 严迥 判语有用‘杕杜’二字者,林甫 不识‘杕’字,谓吏部侍郎 韦陟 曰:此云‘杖杜’何也?陟 俯首不敢言。”后人遂称 李林甫 为“杖杜宰相”,讥其才疏学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