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杨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yáng zhōu hè ]《渊鉴类函·鸟三·鹤三》引 南朝 梁 殷芸《小说·上扬州》:“有客相从,各言所志,或愿为 扬州 刺史,或愿多貲财,或愿骑鹤上昇。其一人曰:‘腰缠十万贯,骑鹤上 扬州。’欲兼三者。”后因以“杨州鹤”为典,比喻难以实现的愿望或不可能出现的好事。杨,通“扬”。
[ yáng zhōu ]杨木制的船。
[ yáng zhū kū ]临歧路而哭。
[ yáng zhū lèi ]泛指歧路感伤之泪。
[ yáng zhū lù ]泛指歧路、分别的路。北周 庾信《别张洗马枢》诗:“君登 苏武 桥,我见 杨朱 路。”唐 唐彦谦《离鸾》诗:“尘埃一别 杨朱 路,风月三年 宋玉 墙。”元 汤式《普天乐·友人为人所诬赴杭》曲:“袖拂 庾公 尘,人上 杨朱 路。”亦作“杨朱陌”。五代 梁嵩《代母作倚门望子赋》:“杨朱 陌上,萧条而恨泪潸潸;汉武 臺边,宛转而残霞漠漠。”参见“杨朱泣岐”。
[ yáng zhū mò ]见“杨朱路”。
[ yáng zhū qì ]1.在歧路悲泣。2.指临歧感伤之泪。
[ yáng zhū qì qí ]常引作典故,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,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,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。
[ yáng zǐ ]1.指 杨朱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杨子 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杨子 过於 宋 东之逆旅,有妾二人,其恶者贵,美者贱。”宋 杨亿《泪》诗之二:“枉是 荆王 疑美璞,更令 杨子 怨多岐。”2.指 西汉 扬雄。晋 左思《咏史》之四:“寂寂 杨子 宅,门无卿相舆。”唐 杜甫《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三十韵》:“杨子 淹投阁,邹生 惜曳裾。”宋 王安石《杨雄》诗之一:“杨子 出其后,仰攀忘贱贫。”3.俗称米中生的小黑虫。4.古津渡名。即 杨子渡。也写作“扬子”。杨,通“扬”。唐 李白《长干行》之二:“五月南风兴,思君下 巴陵。八月西风起,想君发 杨子。”参见“杨子渡”。5.古地名。古为 真州 治所,故址在今 江苏省 仪征市 东南。宋 梅尧臣《逢曾子固》诗:“杨子 东园 头,下马情眷眷。”《资治通鉴·隋炀帝大业元年》:“发 淮南 民十餘万开 邗沟,自 山阳 至 杨子 入江。”胡三省 注:“杨子,今 真州。”
[ yáng zǐ dù ]古津渡名。在今 江苏省 邗江 南有 杨子桥,古时在 长江 北岸,由此南渡 京口,为 江 滨要津。今距 江 已远,仅通运河。
[ yáng zǐ jiāng ]本指今 江苏省 扬州市 附近 长江 河段,后通称 长江 为 杨子江。杨,通“扬”。唐 韦庄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》诗:“却愁宴罢青蛾散,杨子江 头月半斜。”清 韩泰华《无事为福斋随笔》卷下:“《云溪外史画册》……第三页题云:‘杨子江 中渡 杨子,云帆图里指云帆。’”
[ yáng zǐ jīn ]即 杨子渡。杨,通“扬”。
[ yáng zǐ yuàn ]唐 盐铁转运使在 杨子县 所置巡院。
[ yáng zuǒ ]明 末 杨涟 与 左光斗 的并称。
[ yóu yáng ]南宋 诗人 尤袤、杨万里 的并称。
[ zhū yáng ]即赤杨。一种落叶乔木。
[ zuān tiān yáng ]落叶乔木。叶子三角形。结蒴果。木质松软,供建筑和造纸用。《花城》1981年第5期:“在一棵高高的钻天杨面前,她站住了。”
[ zhāng yáng ]1936年12月发动 西安 事变的著名将领 张学良、杨虎城 的并称。续范亭《抗战六周年七七感言》:“西安 事变后本是团结最好机会,惜未能示宽大于 张杨。”
[ shé yáng ]古俗曲名。宋 苏轼《次韵王郎见庆生日并寄茶》:“《折杨》新曲万人趋,独和先生《于蔿于》。”章炳麟《国故论衡·辨诗》:“《皇华》,即《小雅》之篇,而里巷袭其语;《折杨》,以后 李延年 二十八解復有云《折杨柳》者,此皆转相因袭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