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pái gē ]1.曲牌名。见明邵璨《香囊记·投宿》、明周履靖《锦笺记·友聚》等。2.山歌的一种。
[ shī gē ]泛指各种体裁的诗。主要特点是: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,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,富于想象;语言精练而形象,分行排列,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。根据作品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是否直接抒写作者的感情,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;根据作品在语言上有无格律,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类。
[ sì miàn chǔ gē ]楚汉交战时,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,兵少粮尽,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,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,项羽吃惊地说:“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?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?”(见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比喻四面受敌,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。
[ liǎng qí gē ]赞美吏治清明、岁和年丰的歌。唐 包何《和孟虔州闲斋即事》诗:“麦秋今欲至,君听两岐歌。”唐 司空曙《送夔州班使君》诗:“夷陵旧人吏,犹诵两岐歌。”参见“两岐”。
[ rào liáng gē ]指优美动听而令人长久难忘的歌声。
[ shāng gē ]悲凉的歌。商声凄凉悲切,故称。
[ sè gē ]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孺悲 欲见 孔子,孔子 辞以疾,将命者出户,取瑟而歌之,使之闻之。”后谓把自己的不满暗示给对方为“瑟歌”。
[ shēng gē ]指诗词歌赋等抒情遣怀的作品。
[ shì gē ]流行于市民中的歌谣。明 徐渭《奉师季先生书三》:“今之南北东西虽殊方,而妇女儿童,耕夫舟子,塞曲征吟,市歌巷引,若所谓竹枝词,无不皆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