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máo gě ]即线绨。纺织品名。用蚕丝或化学纤维长丝作经,棉纱作纬。织物表面起横棱效应,可以分为素织或提花两类。质地较绸厚实,表面较绸粗糙,可作服装或被面。
[ máo gēn ]1.方言。毛发的根部,汗毛。郭沫若《我的童年》第一篇三:“父亲说:‘我听见那鬼叫的声音在那远远的河边上。我的毛根子撑了几撑。’”郭沫若《喀尔美萝姑娘》:“模胡的白影,好像是一个女人,使我全身的毛根伸了几下。”2.比喻微细之物。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孔墨的批判》:“‘与民同乐’的观念,在 墨子 的思想中是毛根也没有的。”
[ máo gèn ]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叶有茸毛,单叶,掌状分裂,花黄色,有光泽。植株有毒,可入药。
[ máo gōng dǐng ]西周晚期青铜器。有铭文497字,记述周宣王诰诫和褒赏其大臣毛公(àn)的事。是现已发现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。
[ máo gōng tán ]太湖 古迹名。唐 白居易《毛公坛》诗:“毛公坛 上片云閒,得道何年去不还。”宋 范成大《吴郡志·古迹二》:“毛公坛 即 毛公坛福地,在 洞庭山 中,汉 刘根 得道处也。根 既仙,身生緑毛,人或见之,故名 毛公。今有石坛在观旁,犹 汉 物也。”
[ máo gu ]有所疑惧而惊慌:走进荒滩,心里直~。
[ máo gǔ ]元 明 间 关西 地区对“粱”的俗称。是粟中特别好的一种。古代视为上等的细粮。
[ máo gǔ ]1.毛发与骨骼。2.谓人的骨相容貌。
[ máo gǔ sǒng rán ]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。
[ máo gǔ sǒng rán ]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。
[ máo gǔ sǒng rán ]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。
[ máo hái zi ]小孩儿,也指年轻无知的人:十年前你还是一个不懂事的~呢!
[ máo hōng hōng ]状态词。形容毛很多的样子。
[ máo hú lú bīng ]见“毛葫芦军”。
[ máo hú lú bīng ]见“毛葫芦军”。
[ máo hú lú jūn ]元顺帝 时召募的一种地方地主武装。其作用略同于团练。
[ máo huò ]1.指毛料,毛织品。2.指未经加工的粗货。《新华半月刊》1959年第7期:“过去这里山区供应各地的木材、山货,全是些没有加工过的毛货,现在外运的已是成品或半成品了。”3.指兽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