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huǒ dùn ]1.犹火盆,火塘。2.谓利用女色设圈套骗人。
[ huǒ dùn ]方士所称的遁形术之一,从火中隐形遁去。
[ huǒ ér ]1.火媒。2.指子弹。3.指怒气。
[ huǒ fá ]古代水战中用以驰近并能焚毁对方战船的着火的木筏。《魏书·李崇传》:“又於楼船之北,连覆大船,东西竟水,防贼火栰。”《资治通鉴·后唐庄宗同光元年》:“帝遣骑将 李绍荣,直抵 梁 营,擒其斥候,梁 人益恐,又以火栰焚其连舰。”《元史·顺帝纪七》:“徐寿辉 伪将 倪文俊 復陷 沔阳府。威顺王 宽彻普化 令王子 报恩奴 等同 湖南 元帅 阿思蓝 水陆并进讨之。至 汉川,水浅,文俊 用火栰烧船,报恩奴 遇害。”
[ huǒ fàn ]军中士兵的饭食。《续资治通鉴·宋钦宗靖康元年》:“时雨雪交作,帝被甲登城,以御膳赐士卒,易火饭以进,人皆感涕。”
[ huǒ fáng ]1.火星的分野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“宋,大辰之虚也;陈,大皞 之虚也;郑,祝融 之虚也:皆火房也。”杜预 注:“房,舍也。”2.暖室。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刑部·岭南论囚》:“初,沉司马 为吏部选人,每旅謁,新郑 从稠人中揖入火房,与之谈。”3.旧时收容乞丐的住所。清 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二:“京师火房,即乞丐之长为之……每门置火房一二处,遇大风雪,则以处羣丐。”4.指炊事员。巴金《秋》四二:“我到厨房里,喊火房去。”
[ huǒ fēng ]1.炎热的风。比喻恶劣的人际关系。2.佛经所说“四大”中的火和风。
[ huǒ fèng ]凤凰。相传凤为火之精,故称。
[ huǒ fú ]谓心星(大火)隐没。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:“丘 闻之,火伏而后蛰者毕。”杜预 注:“火,心星也,火伏在十月。”《新唐书·历志三上》:“《麟德历》霜降后五日,火伏。小雪后十日,晨见。”
[ huǒ gāo ]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”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:“膏起火,还自消。”后以“火膏”喻自相攻伐者。
[ huǒ gé ]为防寒保暖而在大房间中隔出来的小房间,有取暖御寒设备。宋 孔平仲《有感时梦锡寻医而思求免官》诗:“去岁城门坐彻晚,前年火阁饭连宵。”宋 杨万里《火阁午睡起负暄》诗:“火阁红销雪尚香,睡魔引我入渠乡。”宋 陆游 有《新治火阁》诗一首。
[ huǒ gēng ]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。烧去草木,就地种植作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