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xún zhēn ]1.寻求仙道。2.指探求事物的本原或真理。
[ yī líng zhēn xìng ]指灵魂。
[ yí zhēn ]遗像。 宋 范仲淹 《杨文公写真赞》:“仰止遗真,雍雍哲人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三回:“且説 贾珍 那边开了宗祠,着人打扫,收拾供器,又打扫上屋,以备悬供遗真影象。”参见“ 遗像 ”。
[ táo zhēn ]1.流行于 宋 代的一种说唱伎艺,用鼓伴奏。从 元 明 以至 清 代,民间还在演唱,但已改用琵琶伴奏。它以演唱小说、历史故事为主。一般认为是弹词的前身。本作“淘真”。明 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馀·熙朝乐事》:“杭州 男女瞽者,多学琵琶,唱古今小説平话,以觅衣食,谓之‘陶真’。大抵説 宋 时事,盖 汴京 遗俗也。”清 平步青《霞外攟屑·说稗·文武解元》:“直省并礼部,皆许文武互试,中式者虽寥寥,然 孙少司马 外,尚有其人。徐本仙,胡瑨 是也。胡 乡试当在壬戌以前,自停止迄今,已百四十年,人遂不知有此旧例。氍毹弄弦索陶真,多以不经目之矣。”参见“淘真”。2.指民间说唱的莲花落。明 高明《琵琶记·义仓赈济》:“单单只有第三个孩儿本分,常常抢去了老夫的头巾,激得我老夫性发,只得唱个陶真。[丑]呀,陶真怎的唱。[浄]呀,到被你听见了。也罢,我唱你打和。[丑]使得。[浄]孝顺还先孝顺子。[丑]打打咍莲花落。”
[ táo zhēn ]宋 明 间 江 南地区的讲唱技艺。
[ tiān jì zhēn rén ]天上仙人。
[ tōng xuán zhēn jīng ]《文子》的别称。始于 唐 代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三》:“天宝 元年,詔号《庄子》为《南华真经》,《列子》为《冲虚真经》,《文子》为《通玄真经》。”
[ tōng xuán zhēn rén ]唐 代对 文子 的追号。《旧唐书·玄宗纪下》:“﹝ 天宝 元年﹞ 庄子 号为 南华真人,文子 号为 通玄真人,列子 号为 冲虚真人,庚桑子 号为 洞虚真人。其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。”
[ tōng zhēn dá líng ]与神仙交往。
[ wǔ zǔ qī zhēn ]道教语。指全真道的北五祖、南五祖和七真人。见 元 李道谦 《七真年谱》。 元 杨景贤 《刘行首》第一折:“欲要见五祖七真,先受些千随百顺。”
[ yáng zhēn kǒng cǎo ]南朝 宋 羊欣 擅长隶书,孔琳之 擅长草书,皆名重一时,因而并称。真,楷、隶。
[ tài zhēn ]1.原始混沌之气。《文选·傅毅<舞赋>》:“啟太真之否隔兮,超遗物而度俗。”李善 注:“太真,太极真气也。”《子华子·阳城胥渠问》:“太真剖割,通之而为一,离之而为两,各有精专,是名阴阳。”2.仙女名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九八:“太真夫人 者,王母 之小女也。年可十六七,名 婉罗,字 勃遂。”3.唐 杨贵妃 号。《旧唐书·后妃传上·玄宗杨贵妃》:“时妃衣道士服,号曰‘太真’。”唐 罗隐《牡丹》诗:“日晚更将何所似,太真 无力凭栏干。”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﹝ 鶯鶯 ﹞有倾国倾城之容,西子、太真 之颜。”明 杨珽《龙膏记·邪萌》:“丰若有餘,柔若无骨,嘖嘖 太真、飞燕,旷世兼长。”4.道教称黄金为太真。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金石一·金》﹝释名﹞引 陶弘景 曰:“仙方名金为太真。”
[ tóng zhēn ]儿童的天真稚气:歌中充满~的感情。
[ xiě zhēn ]1.也叫写照、传神。中国传统肖像画的名称。2.对事物的如实描绘。
[ xiě zhēn bǎn ]用照相方法所制的印刷版。如铜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