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ǔ cháng ]旧时大家族为筹集祭祀祖宗所需费用而留出的公田。尝,原指秋天祭祖。
[ zǔ chàng ]古代丧葬,于出殯前设奠所用的郁鬯酒。
[ zǔ chuán ]祖宗留传下来:~秘方。三代~。
[ zǔ cí ]祭祀和供奉祖先的祠堂。汉 桓宽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:“古者庶人鱼菽之祭,春秋脩其祖祠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十回:“我先到祖祠里拜别,然后到 借轩 处。”许地山《无忧花》:“她住的正房已经布置好了。现在正计划着一个游泳池,要将西花园那五间祖祠来改造。”
[ zǔ dào ]就是肉和饭在一起做,也称肉干饭。
[ zǔ dé ]1.祖宗的功德。《管子·四称》:“循其祖德,辩其顺逆,推育贤人,谗慝不作。”唐 丘丹《奉使过石门瀑布》诗序:“小子 大历 中奉使,窃有继作,虽不足克绍祖德,追踪昔贤,盖造奇怀感之志也。”宋 范仲淹《赠樊秀才》诗:“始知祖德长,光辉传佩刀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一八回:“我劝你从此把心收一收,好好的用用功,但能博得一第,便是从此而止,也不枉天恩祖德了。”蔡东藩《清史通俗演义》第九七回:“惟我皇 汉 遗裔,奕叶久昌,祖德宗功,光被四海。”2.祖师的功德。《法音》1981年第2期:“中 日 两国佛教徒之间的法情友谊,源远流长。缅怀祖德,策励来兹。我们今天更应该为巩固我们先人架起的友谊之桥而努力工作。”
[ zǔ diàn ]1.于神主前之祭奠。2.出殡前一天晚上的祭奠。
[ zǔ fǎ ]1.先辈立下的法则。2.效法;师法。
[ zǔ fēng ]祖辈的风范;祖辈的遗风。唐 顾云《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》:“乃孙屈跡寧百里,好奇学古有祖风。”《旧唐书·魏謩传》:“宣宗 每曰:‘魏謩 绰有祖风,名公子孙,我心重之。’”清 钱谦益《祖锺华赠中大夫南京光禄寺卿制》:“节身乃用以昌后,餘其善庆,詒尔孙谋,试观世德之蝉连,益见祖风之绵邈。”《文汇月刊》1981年第2期:“我们的青年美术家都大有祖风……对于外来的美术流派和表现手法,学习借鉴,为我所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