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jiàn dé ]看出来;能确定(只用于否定式或疑问式):怎么~他来不了?见〖不见得〗。
[ jiàn dé ]1.受到恩德;感恩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民不见德而唯戮是闻,其何后之有?”汉 应劭《风俗通·过誉·江夏太守河内赵仲让》:“君子之仕,行其道也。民未见德,唯诈是闻。”唐 李德裕《次柳氏旧闻》:“臣之子愚,谓 知古 见德必容其非。”2.恩遇自己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初,苏秦 之 燕,贷人百钱为资,及得富贵,以百金偿之。徧报诸所尝见德者。”3.显现恩德。《书·立政》:“其在四方,用丕式见德。”孔颖达 疏:“见其圣德於民。”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·颐养·行乐》:“处比户可封之世,难於售恩;当民穷财尽之秋,易於见德。”
[ jiàn dé sī qí ]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。同“见贤思齐”。
[ jiàn dǐ ]1.形容水流清澈。2.比喻人胸无杂念。3.谓事情的结局。
[ jiàn duān ]1.看到事物的端倪。2.显露的端倪。
[ jiàn duǎn ]1.见识短浅。2.暴露短处。
[ jiàn duō shí guǎng ]阅历深,经验多。
[ jiàn è ]被抑制。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内阁三·浙闽同时柄政》:“前后 浙 闽 四公,俱同乡同年并相,而为首者俱见扼不展。盖途径趋向,本不相谋,即桑梓犹 胡 越 也。”
[ jiàn è ]1.看到坏的事物。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。芟夷蕰崇之,絶其本根,勿使能殖,则善者信矣。”2.被憎嫌。《左传·哀公二十年》:“黯 也进不见恶,退无谤言。”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年四十而见恶焉,其终也已。”
[ jiàn fǎ ]犹伏法。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科场二·孙蕡陈遇》:“﹝ 孙蕡 ﹞二十二年謫戍 辽东,又以 蓝玉 党见法。”明 胡震亨《唐诗谈丛》卷三:“更可异者,骆宾王、上官婉儿 身既见法,仍詔撰其集传后,命大臣作序,不泯其名,重诗人如此,诗道安得不昌。”
[ jiàn fāng ]用在表长度的数量词后,表示以该长度为边的正方形:这间屋子有一丈~。
[ jiàn fēng shǐ chuán ]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。同“见风使舵”。
[ jiàn fēng shǐ fān ]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。同“见风使舵”。
[ jiàn fēng zhuǎn duò ]比喻看情势行事(含贬义)。
[ jiàn fēng zhuǎn péng ]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。同“见风使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