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记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jì xù ]见“记敍”。
[ jì yán ]记录言论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古之王者世有史官,君举必书,所以慎言行,昭法式也。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,事为《春秋》,言为《尚书》,帝王靡不同之。”南朝 梁 沉约《到著作省谢表》:“珥笔史观,记言文府。”唐 刘知几《史通·曲笔》:“此又记言之奸贼,载笔之凶人,虽肆诸市朝,投畀豺虎可也。”杨树达《古书疑义举例续补·记言省曰字例》:“凡记言用‘曰’,此通例也;然古书中多有不用‘曰’字者。”
[ jì yàn ]1.记识验证。2.指记识验证之物。
[ jì yì ]犹寄意。
[ jì yì ]记于胸中。
[ jì yìn ]1.印章。2.印记,印痕。
[ jì yóu ]在所游历的地方题诗文留念。
[ jì yuán ]纪元,纪年的开始。汉 袁康《越绝书·德序外传记》:“盖 夫子 作《春秋》,记元於 鲁,大义立,微言属,五经六艺,为之检式。”
[ jì yuè ]标志日月。唐 张莒《紫宸殿前樱桃树赋》:“自承恩於攀赏,固无忧於翦伐;伴穠李以表年,笑阶蓂之记月。”按,相传 尧 时有瑞草蓂荚夹阶而生,随月生死。每月朔始生一荚,月半而生十五荚。十六日以后,日落一荚,及晦而尽;若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,可用以占日月之数。
[ jì zhàng ]会计术语,亦作“记账”。
[ jì zhàng ]见“记帐”。
[ jì zhēn ]记得真切。
[ jì zhěn ]犹纪念。
[ jì zhì ]犹留念。
[ jì zhū ]念珠。
[ jì zhù ]1.记录史实。周 代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。汉 代以后,起居注官侍天子左右记录言行。汉 王粲《为刘荆州与袁尚书》:“且当先除 曹操,以卒先公之恨,事定之后,乃议兄弟之怨,使记注之士,定曲直之评,不亦上策邪?”唐 柳虬《上周太祖书》:“而 汉 魏 已还,密为记注,徒闻后世,无益当时,非所谓将顺其美,匡救其恶者也。”《金史·孟浩传》:“浩 对曰:‘良史直笔,君举必书。帝王不自观史,记注之臣乃得尽其直笔。’”2.起居注;编年实录。隋 牛弘《请开献书表》:“故知衣冠轨物图画记注,播迁之餘,皆归 江左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文宗开成四年》:“上就起居舍人 魏謩 取记注观之。”胡三省 注:“记注,即起居注。”3.记述、注释。清 尤侗《余宾硕<金陵览古>序》:“驾言出游,匝月而穷其胜,得诗六十首,首各记注。”4.挂怀,关注。陈夔龙《梦蕉亭杂记》卷一:“乃工科给事中 王培佑,日前因事召见,奏言拳民忠勇可用,颇蒙记注。”5.犹记录。《后汉书·律历志论》:“歷载弥久,暨於 黄帝,班示文章,重 黎 记註。”《旧唐书·柳登传》:“然 芳 勤於记註,含毫罔倦。”清 赵翼《余既答稚存黄金之嘲乃又有诗来索战再作长句报之》:“我将请司甲乙帐,朱出墨入烦记註。”
[ jì zhù guān ]随侍天子左右记录天子言行的官,即起居注官。清 代由翰林、詹事等日讲官兼任。《清史稿·礼志七》:“又 高宗 初年,文三品、武二品以上赐茶,餘惟记注官、外国使臣与焉。”
[ jì zhe ]犹记得;记住。
[ jì zī ]记录并向上禀报。
[ jì zòu ]古代州郡僚佐向长官或百姓向州郡上书陈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