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mǎ diào ]1.即马吊。清 蒲松龄《日用俗字·赌博》:“后来又兴打马调,官宦塌胯满堂朝。”参见“马吊”。2.指 清 代 同治 年间 马如飞 所创的苏州弹词唱腔。当时苏州弹词以俞(俞秀山)调和马(马如飞)调最为流行。马 擅长演唱《珍珠塔》,爽利清劲,率直如说白,编写弹词开篇很多,影响颇大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九回:“他们从小学唱那小调,本来就是七字句的有韵之文;并且那小调之中,有一种 马如飞 撰的叫做‘马调’,词句之中,很有些雅驯的。”清 葛元煦《沪游杂记·青楼二十六则》:“‘马调’惟唱书用此,同治 初 马如飞 所创调,无餘韵,仿佛説白。”
[ miǎn diào ]谓官府依例免征调税。唐 代官府每年向每丁征收规定数量的绢、绫、絁、布等物资,谓之调。《新唐书·食货志一》:“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,三十日者租、调皆免。”
[ píng diào ]1.指免费挪用所属单位的钱财、劳力等。2.一平二调的简称。
[ píng diào qǔ ]1.乐府《相和歌》的一部。有《长歌行》《短歌行》《猛虎行》《君子行》《燕歌行》《从军行》等。所用乐器有笙、笛、筑、瑟、琴、筝、琵琶七种。2.戏曲剧种之一。流行于浙江宁海、象山、三门等地。传自新昌或宁波,尚无定论。演唱形式为高腔。
[ qiān gǔ jué diào ]犹千古絶唱。清 赵翼《瓯北诗话·查初白诗》:“然 阮亭 專以神韻爲主,如《儀徵柳耆卿墓》云:‘殘月曉風仙掌路,何人爲吊 柳屯田?’醖藉含蓄,實是千古絶調。”
[ qiáng diào ]特别着重或着重提出:在各项工作中,我们~人的因素。不要总是~客观原因。
[ pái diào ]嘲笑;戏弄。调(tiáo)。
[ qǐng diào ]请求调动(工作):~报告。
[ shēng tài shī tiáo ]生态系统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平衡遭受破坏的现象。主要是人类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破坏自然环境的正常功能,使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降低或消失。
[ sì jì diào ]ㄙˋ ㄐㄧˋ ㄉㄧㄠˋ。
[ ná qiāng zuò diào ]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。
[ màn hàn diào ]也叫蒙汉调。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一种民歌。歌曲既有蒙古族鄂尔多斯民歌特色,又包含北方汉族民歌音调,是两族音乐文化长期交流的产物。
[ qì diào ]1.气概,风度。2.气韵,才调。3.语气声调。
[ qiān nián diào ]1.长远之计。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想着这半世勤劳,也枉做下千年调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九二回:“老狗!老私窠!我只道你做了千年调,永世用不着儿孙。”2.词牌名。双调,仄韵。宋 辛弃疾 有《千年调》词二首。原名“相思会”,因 辛 词有“刚作千年调”句,故改名。
[ qīng píng diào ]唐 大曲名,后用为词牌。相传 唐 开元 中,李白 供翰林,时宫中木芍药盛开,玄宗 于月夜赏花,召 杨贵妃 侍酒,以金花笺赐 李白,命进新辞《清平调》,白 醉中乃成三章。二十八字,七言绝句,平仄不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