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xiè fù qí ]同“谢安棋”。唐 殷文圭《中秋自宛陵寄池阳太守》诗:“郡楼遐想 刘琨 啸,相閤方窥 谢傅 棋。”
[ xiè fù ]1.指南朝宋谢惠连《雪赋》。2.指唐谢偃作的赋。
[ xiè gōng ]1.指 晋 谢安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桓子野 每闻清歌,輒唤‘奈何!’谢公 闻之曰:‘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。’”唐 李白《示金陵子》诗:“谢公 正要 东山 妓,携手林泉处处行。”宋 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》词:“试问 东山 风月,更著中年丝竹,留得 谢公 否?”2.指 南朝 宋 谢灵运。唐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谢公 宿处今尚在,渌水荡漾清猿啼。”唐 钱起《送包何东游》诗:“子好 谢公 跡,常吟孤屿诗。”明 高启《天平山》诗:“难追 谢公 游,空发 阮生 慟。”3.指 南朝 齐 谢朓。唐 李白《秋登宣城谢朓北楼》诗:“谁念北楼上,临风怀 谢公。”4.指 宋 谢景初。元 费著《笺纸谱》:“纸以人得名者,有 谢公,有 薛涛。”参见“谢公牋”。
[ xiè gōng dūn ]1.即谢安墩。2.宋谢枋得寓居读书处。
[ xiè gōng fú bìng ]谓不能隐居,未遂素志。典出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 虽受朝寄,然 东山 之志始末不渝,每形於言色。及镇 新城,尽室而行,造汎海之装,欲须经略粗定,自 江 道还东。雅志未就,遂遇疾篤。”金 元好问《人月圆·卜居外家东园》曲之二:“谢公 扶病,羊曇 挥涕,一醉都休。”
[ xiè gōng jī ]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。原为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游山时所穿,故称。事见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:“寻山陟岭,必造幽峻,巖嶂十重,莫不备尽。登躡常著木履,上山则去其前齿,下山去其后齿。”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引此作“木屐”。
[ xiè gōng jiān ]1.同“谢公牋”。2.一种样式的纸。为宋谢景初初创﹐故称。
[ xiè gōng lǐng ]在今 浙江省 乐清县 雁荡山。
[ xiè gōng lóu ]谢朓 为 宣城 太守时所建之高斋地。一名 北楼。
[ xiè gōng qǐ shù ]相传 前秦 苻坚 率众百万,进驻 淮 肥,东晋 京师震恐,而征讨大都督 谢安“夷然无惧色”,且与其侄 谢玄 下棋赌别墅。“安 常棊劣於 玄,是日 玄 惧,便为敌手而又不胜”,安 以优势离去,临行,“顾谓其甥 羊曇 曰:‘以墅乞汝。’安 遂游涉,至夜乃还,指授将帅,各当其任。”遂破 苻坚。乞,送。事见《晋书·谢安传》。后遂用作典实。
[ xiè gōng tíng ]亭名。在 安徽省 宣州市 北郭外。相传为 谢朓 送 范云 赴 零陵 之地。唐 李白 有《谢公亭》诗。亦省称“谢亭”。南朝 梁元帝《玄览赋》:“经 谢亭 而帐饮,想 彦伯 之高风。”唐 李洞《送张乔下第归宣州》诗:“无成来往过,折尽 谢亭 松。”
[ xiè gōng xiāng ]地名。在今 浙江省 长兴县 南 三鸦村。
[ xiè guān ]辞官。唐 王维《送张五归山》诗:“当亦谢官去,岂令心事违。”清 刘銮《五石瓠·福藩止有一世子》:“张懋德,青阳 人,崇禎 甲戌年为 福府 长史,丁丑谢官归。”清 朱梅崖《道南讲授序》:“先生早承家学,湛深经术;中年即谢官杜门,以味至道。”
[ xiè guò ]承认错误,表示歉意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“赵孟 问其县大夫,则其属也。召之而谢过焉。”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齐 欲袭 鲁君,孔子 以礼歷阶,诛 齐 淫乐,齐侯 惧,乃止,归 鲁 侵地而谢过。”清 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三:“太和先生 者,姓 王氏 ……有争讼,先生出片言,莫不词穷,唯唯谢过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