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xiǎo zhōng ]1.即编钟。古代的一种乐器。2.饮酒或喝茶用的小杯。如:这一小钟酒请你喝了。
[ xìn zhōng ]1.亦作“衅鐘”。古代杀牲以血涂钟行祭。2.见“衅钟”。
[ yù zhōng ]玉制的酒杯。亦用作酒杯的美称。汉 桓宽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:“今富者银口黄耳,金罍玉钟;中者 野王 贮器,金错 蜀 杯。”宋 晏几道《鹧鸪天》词:“彩袖殷勤捧玉钟,当年拚却醉颜红。”明 康海《贺登科·上小楼》套曲:“饮玉钟,驾彩虹,山摇地动。”
[ yǐ tíng kòu zhōng ]莛:草茎。原意是钟的音量大,用草茎去敲,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。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。
[ yǐ tíng kòu zhōng ]莛:草茎。用草茎打钟,毫无声响。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。
[ 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]莛:草茎。用草茎打钟,毫无声响。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,得不到回答。
[ 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]见“以莛撞鐘”。
[ huán zhōng ]古乐十二律之一,一名夹钟。
[ zuò zhōng ]放在桌案上的时钟。区别于挂钟。如:案上置放着坐钟,时针正指向四点。
[ zhuàng zhōng ]1.见“撞鐘”。2.击钟。3.乐器名。戏曲打击乐器之一。京剧反二簧常用为过门时伴奏击节。
[ zhuàng zhōng wǔ nǚ ]1.见“撞鐘舞女”。2.谓纵情声色,恣意行乐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其适遇淫君,外内颇邪,上下怨疾,动作辟违,从欲厌私,高臺深池,撞鐘舞女。”鐘,一本作“钟”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为人主者,诚明於臣之所言,则虽罼弋驰骋,撞鐘舞女,国犹且存也。”
[ zhōng ài ]特别爱(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):祖母~小孙子。
[ zhōng bǎi ]时钟机件的一部分,是根据单摆原理制成的,常用于调节时钟或其他机械的运动件。
[ zhōng bǎn ]钟和云板。旧时权贵之家或僧寺敲击以报时或集众。钟,通“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