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má sū sū ]亦作“麻舒舒”。亦作“麻酥酥”。形容轻微的麻木。
[ má sū táng ]用磨细的芝麻、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。
[ má táng ]用芝麻加米粉和糖加工成的食品。
[ má tián ]1.北魏实行均田制时分配给农民种麻的土地。2.泛指种麻的田。
[ má tuán ]食品名。以米粉做成圆形,中有糖馅,外滚芝麻,然后用油炸成。
[ má xǐ ]1.即麻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执麻枲,治丝茧,织紝、组、紃,学女事,以共衣服。”2.指麻的种植、纺绩之事。《吕氏春秋·上农》:“是以春秋冬夏,皆有麻枲丝茧之功,以力妇教也。”汉 桓宽《盐铁论·园池》:“田野闢,麻枲治。”宋 陈造《财昏》诗:“西家女三十,闭户事麻枲。”3.指麻布之衣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公孙弘 内服貂蝉,外衣麻枲。”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五:“先生闻乐,喜金丝乎?喜瓦缶乎?入市,买锦绣乎?买麻枲乎?”
[ má xiàn dào ]迷信传说指去阴司的路。旧时服丧,孝子穿麻衣,故称。
[ má yī dào shì ]见“麻衣道者”。
[ má yī xiāng fǎ ]相书、相术名。后人假托传说中的 麻衣道者 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