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lóng zhé huò qū ]比喻隐居不仕。
[ lóng zhěn yā dēng ]谓太子纳妃。典出 晋 张敞《东宫旧事》:“太子纳妃,有漆龙头支髻枕,金涂连盘鸭灯。”明 王志坚《表异录·帝王》:“太子门戟曰鸡戟,太子纳妃曰龙枕鸭灯。”
[ lóng zhēng hǔ dòu ]见“龍争虎鬭”。
[ lóng zhēng hǔ zhàn ]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。同“龙争虎斗”。
[ lóng zhì ]指好的竹子。 唐 李百药 《洞箫赋》:“攀重萝,閲丰篠,截成枝之龙质,拟衔花之凤鸟,作为洞簫。”
[ lóng zhōng ]身体衰老、行动不灵便的样子:老态~。
[ lóng zhǒng ]1.龙所传种。2.指骏马。3.喻俊杰。4.指帝王的子孙。5.竹的别名。
[ lóng zhōu ]1.神话传说中的龙车,乃“日”所乘。2.端上刻作龙头的车辕。借指天子之车。
[ lóng zhòu ]龙的子孙。借指帝王和贵族后裔。
[ lóng zhū ]珍贵的宝珠。传说得自龙颔下或龙口中,故名。也称夜明珠。语出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夫千金之珠,必在九重之渊,而驪龙頷下。”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凡珠有:龙珠,龙所吐者…… 越 人谚云:‘种千亩木奴,不如一龙珠。’”明 吴承恩《贺周兰墩升都督障词引》:“七略九流,照龙珠於学海;五车三篋,鸣凤管於词林。”
[ lóng zhū ]猪的一个品种。产于 广东 南雄 龙王岩。重一二十斤,小耳庳脚细爪。土人腌熏,以竹片绷之,皮薄肉嫩。又产于 江西省 龙南县。
[ lóng zhú ]1.龙须竹。劈为篾,平细柔韧,宜作马鞭。 唐 高适 《咏马鞭》:“龙竹养根凡几年,工人截之为长鞭。” 孙钦善 校注:“龙竹,即龙鬚竹。 李衎 《竹谱详録》卷五‘龙鬚竹’云:‘生 两浙 山谷间,与猫头竹无异,根下节不甚密,析为篾,平细柔靱。’”2.晋 葛洪 《神仙传·壶公》:“ 房 ( 费长房 )忧不得到家,公( 壶公 )以一竹杖与之曰:‘但骑此得到家耳。’ 房 骑竹杖辞去,忽如睡,已到家……所骑竹杖,弃 葛陂 中,视之乃青龙耳。”后因以“龙竹”指拐杖或比喻得道成仙。 唐 王绩 《游仙》诗之四:“鸭桃闻已种,龙竹未经骑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李太白真赞》:“龙竹自携,乌纱不整,异貌无匹,华姿若生。” 明 汤显祖 《紫箫记·出山》:“金碧葱蘢 王母祠 ,笑骑龙竹弄参差。”
[ lóng zhú ]1.烛龙神所衔之烛。2.指太阳。3.以龙为饰之烛。
[ lóng zhù ]1.龙疾飞。2.指如龙疾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