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qiè chǐ rén ]指仇人。宋 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逸文》:“邵尧夫 居 洛 四十年,安平乐道,自云未尝皱眉,故诗云:‘平生不作皱眉事,世上应无切齿人。’”明 范受益《寻亲记·告借》:“平生莫作亏心事,世人应无切齿人。”
[ nüè rén ]1.残暴凶狠的人。2.残害人民。
[ qīng rén ]1.轻佻无威的人。2.轻贱的人。
[ qín rén ]秦 代统一全国,开展对外交通,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 中国 人为“秦人”。直至 汉 晋,仍沿用此称。
[ quán fū rén ]相传 汉武帝 姬 钩弋 赵倢伃 两手卷曲,汉武帝“自披之,手即时伸。由是得幸,号曰 拳夫人。”事见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武钩弋赵倢伃》。
[ qiú rén ]古代帝王派出去了解民情的使臣。《书·胤征》:“每岁孟春,遒人以木鐸徇于路。”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故《夏书》曰:‘遒人以木鐸徇于路。’”杜预 注:“遒人,行人之官也……徇於路,求歌謡之言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郤正传》:“故矇冒瞽説,时有攸献,譬遒人之有采于市閭,游童之吟咏乎疆畔,庶以增广福祥,输力规諫。”唐 元稹《进诗状》:“故自古风诗至古今乐府,稍存寄兴,颇近謳謡,虽无作者之风,粗中遒人之採。”清 钮琇《觚賸·序赋创格》:“又有赋而全不用韵,别创一格,如 南邨先生《病赋》……‘而其舌也与遒人通,不然胡鐸?而其髮也与狐通,不然胡氊?而其髯也与秋通,不然胡凋?’”
[ ròu rén ]1.肥胖之人。2.凡俗之人。
[ rěn rén ]1.残忍的人;硬心肠的人。《左传·文公元年》:“且是人也,蠭目而豺声,忍人也,不可立也。”唐 裴铏《传奇·封陟》:“於戯!此子大是忍人!”明 方孝孺《条侯论》:“彼 景帝 者,私刻忍人也。”郭沫若《归去来·由日本回来了》:“我自己毕竟是一个忍人,但我除走这条絶路之外,实在无法忍耐了。”2.谓对别人忍心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夫人臣必仁而后可与谋,不忍人而后可近也。”
[ sān jié rén cóng ]宋 代(包括 夏、辽、金)出国使节的随员。
[ sè rén ]农夫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边鄙不耸,民狎其野,穡人成功。”《墨子·兼爱中》:“不为众庶侮鰥寡,不为暴势夺穡人黍、稷、狗、彘。”《宋书·袁湛传》:“明劝课之令,峻纠违之言,则嬾惰无所容,力田有所望,力者欣而惰者惧,则穡人劝矣。”唐 柳宗元《终南山祠堂碑》:“贞元 十二年,夏洎秋不雨,穡人焦劳,嘉穀用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