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kāi yún jiàn rì ]比喻误解消除或黑暗过去,光明到来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旷若开云见日。”
[ kāi yún jiàn tiān ]比喻黑暗已经过去,光明已经到来。也比喻误会消除。同“开云见日”。
[ lǎo yún tóu ]指即将下雨的天空云层。
[ líng yún bǐ ]唐 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之一:“庾信 文章老更成,凌云健笔意纵横。”本为赞扬 庾信 笔势超俗,才思纵横出奇,后遂以“凌云笔”泛指为文作诗的高超才华。
[ líng yún jì ]唐 代妇女的一种高耸的发髻。
[ líng yún tái ]台名。三国 魏文帝 所筑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帝纪》:“﹝ 黄初 二年﹞十二月,行东巡,是岁筑 凌云臺。”北魏 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瑶光寺》:“千秋门 内御道北有 西游园,园中有 凌云臺,即是 魏文帝 所筑者。”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巧艺》:“凌云臺 楼观精巧,先称平众木轻重,然后造构,乃无錙銖相负揭。臺虽高峻,常随风摇动,而终无倾倒之理。”
[ mèng yún ]战国 楚 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,怠而昼寝,梦见一妇人,曰:‘妾,巫山 之女也,为 高唐 之客,闻君游 高唐,愿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‘妾在 巫山 之阳,高丘 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臺 之下。’旦朝视之,如言,故为立庙,号曰 朝云。”后因以“梦云”指美女。亦指幽会之事。
[ nì yún ]1.比喻光泽的发髻。2.指浓厚的云层。
[ pān yún ]1.谓援引青云而上升。2.谓升上云际。
[ pào chē yún ]亦作“礮车云”。一种预示暴风即将到来的云,即砧状积雨云。
[ héng yún ]1.横于云间。形容高。2.横浮于天空的云。3.唐代妇女眉型之一。
[ jīn lù yún qiān ]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。《镜花缘》第一回:“又命催花使者,往来保护,以期含苞吐蕚之时,如式呈妍。果无舛错,註明金籙云籤。”张友鹤 校注:“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。”
[ liè shí liú yún ]裂开山石,震动云霄。形容声音高昂响亮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四三回:“唱出一句來,端的有落塵遶梁之聲、裂石流雲之響。”
[ lián yún ]与天空之云相连。形容高远,众多。
[ lián yún tī ]高耸入云的梯子。喻指险峻陡峭的山道。
[ lián yún zhàn ]栈道名。在 陕西 汉中 地区,古为 川 陕 之通道。自 凤县 东北 草凉驿 南至 开山驿,全长约四百七十里,明 洪武 二十五年,因故址增修,约为栈阁二千二百七十五间。战国 时 秦惠王 伐 蜀 所经之栈道,汉 张良 劝 刘邦 烧绝所过栈道,皆指此。元 徐再思《朝天子·常山江行》曲:“远山、近山,一片青无间,逆流泝上乱石滩,险似连云栈。”明 沉采《千金记·北追》:“俺指望龙投大海驾天关,谁承望君骑勒马连云栈。”参阅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、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