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óng shǐ ]1.指役使人员;随从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·桓帝邓皇后》:“帝多内幸,博采宫女至五六千人,及駈役从使,復兼倍於此。”元 张国宾《薛仁贵》第三折:“一从使都是浑身绣织,一将军怎倒着縞素裳衣?”2.随从出使。宋 周煇《清波别志》卷下:“建炎 兵兴,从使絶域者,厮舆辈亦补官。”3.纵使,即使。唐 元稹《上门下裴相公书》:“从使千百年外谓阁下与 裴兵部 为交相短长,亦足为贤相矣。”
[ cóng shì ]1.投身到(事业中去):~教育工作。~文艺创作。2.(按某种办法)处理:军法~。
[ cóng shùn ]1.随顺;顺从。2.谓文字流畅通顺。
[ cóng sǐ ]1.杀人以殉;陪葬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二十年, 武公 卒,葬 雍 平阳 。初以人从死,从死者六十六人。”《诗·秦风·黄鸟序》:“《黄鸟》,哀三良也。国人刺 穆公 以人从死,而作是诗也。”《汉书·赵敬肃王刘彭祖传》:“病先令,令能为乐奴婢从死,迫胁自杀者凡十六人,暴虐不道。”2.自杀以陪随其死。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 秦穆 贵信,而士多从死。” 明 陈邦瞻 《宋史纪事本末·会蒙古兵灭金》:“将士皆曰:‘相公能死,吾辈独不能耶!’於是参政 孛术鲁娄室 、 乌林荅胡土 ……及军士五百餘人皆从死焉。”
[ cóng sì ]1.犹配享,附祭。《新唐书·礼乐志五》:“ 永徽 中,復以 周公 为先圣, 孔子 为先师, 颜回 、 左丘明 以降皆从祀。”《元史·祭祀志五》:“ 皇庆 二年六月,以 许衡 从祀,又以先儒 周敦颐 、 程顥 、 程颐 、 张载 、 邵雍 、 司马光 、 朱熹 、 张栻 、 吕祖谦 从祀。 至顺 元年,以 汉 儒 董仲舒 从祀。” 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从祀》:“ 周 、 程 、 张 、 朱 五子之从祀,定於 理宗 淳祐 元年, 颜 、 曾 、 思 、 孟 四子之配享,定於 度宗 咸淳 三年,自此之从,国无异论,士无异习。”2.陪祭。 南朝 梁 刘孝威 《谢南康王饷牛书》:“从祀 甘泉 ,方无假於丞相。”《新唐书·礼乐志一》:“又设祀官及从祀羣官位於东西壝门之外。”《元史·祭祀志一》:“臣下从祀,冠服歷代所尚,其制不同。”
[ cóng sòng ]从容不迫。颂,“容”的古字。
[ cóng sú ]1.按照风俗习惯;遵循通常做法:~办理。~就简。2.指顺从时俗:~浮沉。
[ cóng sù ]抓紧时间;赶紧(做某事):~处理。~进行。存货不多,欲购~。
[ cóng sūn shēng ]姐妹的孙子。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其弟 期,大叔疾 之从孙甥也。”杜预 注:“姊妹之孙为从孙甥。”孔颖达 疏:“男子谓兄弟之孙为从孙,故谓姊妹之孙为从孙甥。”